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黄杨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攀西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
引言
工程在建设期间,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求,要发挥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作用,借助地质工作能获取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进而为工程建设品质提供服务。而在地质工作中,也可以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和遥感技术进行应用,确保地质工作的服务作用实现合理提升。
1 水工环地质勘察和遥感技术在地质实践中的应用优势
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和遥感技术在地质中应用,有利于提升勘察的精准度。勘察工作者利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可对地质条件有深入地了解,还能获取更加详细、全面的地质资料,有助于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此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应用,能够保障地质信息的准确性,还可以将工程设计、施工风险降低。而遥感技术的核心基础是高端遥感器,可借助卫星勘察,还能借助计算机技术与航拍机械设备航拍详细的地质结构图,有利于提升地质勘查的准确性。从效率角度而言,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与遥感技术通过不同的应用方法,均可以提升地质勘测的效率。如遥感技术可实现实时动态探测,全面掌握观测区域,为地质实践提供数据支持,不仅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还可提升工作效率。而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可精准获取地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为工程决策提供参考。从科学性角度而言,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在地质中应用,可获取地质环境的变迁规律以及趋势,从而为地质实践提供参考。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应用,可利用光谱技术、现代化航拍器械、电磁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充分保障地质扫描的科学性。与此同时,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与遥感技术在地质实践中应用还能彰显出良好的适用性,如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适用于水工工程,而遥感技术适用于工程监测、水资源管理以及地质灾害预警等地质勘测中,不仅可以提升勘测的精准度、效率,还能根据勘测结果做出科学、精准的决策。
2 水工环地质勘察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2.1 工程环境测绘
工程环境测绘是水文环境地质勘察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工程环境测绘主要应用与矿产资源的测绘过程中,对矿产资源周边分布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与测绘,其中包括地质特征、边坡状态以及地质结构等信息,工程环境测绘是矿产资源开发前期准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工程地质状态会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开发技术与开发方式,更影响着矿产资源开发之后的次生地质问题,工程地质状态在矿产资源开发工程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因此,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工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便可充分发挥水文环境地质勘察技术的优势,通过水文环境地质勘察技术对矿产资源周边区域进行工程环境测绘,将工程环境测绘所得数据信息,作为矿产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数据基础,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信息数据制定相应的回避措施与控制措施,避免矿产资源开发对矿产资源周边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地质工作的可持续性。
2.2 地质调查研究
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在地质中应用时,利用详细的野外调查,能够全面了解调查地点的地表环境、地下水情况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地质勘测工作者可根据此类信息,制定明确的环保治理、科学决策。例如,某水库工程建设前,安排专业的勘测工作者开展全面性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根据地质调查,可知此地区的岩性特征、地层分布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借助雷达探测,处理并分析各项数据,精准评估了此地区的地质条件对于当前水库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影响,并为水库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数据参考。
2.3 矿山资源评估
水工环地质勘查在矿山勘查中的应用能够显著优化资源评估,通过综合分析地下的水文、地质和环境数据,提供较为准确的资源信息。水文地质勘查通过监测地下水位、流量和水质,为矿山资源评估提供了有关水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矿区内水资源的可用性和变化趋势。工程地质调查通过分析地质剖面、钻孔岩芯、岩土体样本和地层特征,能够揭示矿体的分布、厚度及其物理性质,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计算矿体的资源储量和开采难度。环境地质调查则评估矿区的环境背景,包括土壤、水体、噪声和辐射等影响因素的状况,帮助判断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资源开发的制约条件。结合遥感技术获取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地质雷达探测的数据,能够基本了解矿区的地质结构和潜在资源分布,从而优化资源的定位和评估。
3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3.1 地下水勘测
水资源紧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也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勘测还没有被开发的水资源,其中,地下水资源勘测已经成为开发水资源的方式之一。在进行地下水的勘测工作时,便可应用遥感技术中的光谱遥感技术和热红外遥感技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准确获得待测区域内部的实际含水断层信息,并将此信息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绘制贮存水量与地表温度的变化表,根据此表对差值较大的数据进行特殊关注,避免差值较大对地下水勘测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通过遥感技术对勘测区域形成探测图像之后,借助相应的工具生成定向卷积滤波,有效突出该区域的整体特征及局部细节,并对图像的线性结构加以深入分析,得出待测区域内部断裂走向线的实际情况。在热红外遥感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准确获得待测区域内部的地表温度数值,通过对该数值进行分析,得出地下水温度变化中的异常值,从而获得地下水与断裂走向线两者之间的重合范围,达到确定地下水靶区的目的,在提升地下水资源勘测所得数值可靠性及准确性的同时,促进我国地下水勘测的发展进程,早日实现对地下可利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
3.2 地质滑坡灾害勘查
① 光学遥感的应用。光学遥感凭借其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清晰地勾勒出滑坡体的边界、形态及规模。通过对不同时期光学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以直观地监测到滑坡体的动态变化过程。例如,利用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可观察到滑坡体在降雨等因素影响下,边界的扩张或收缩,以及滑坡体表面纹理的变化,从而初步判断滑坡的活动性。在一些山区,通过定期获取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能够及时发现潜在滑坡隐患点,为后续的详细勘查提供重要线索。 ② 雷达遥感的应用。雷达遥感中的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勘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精确测量滑坡体的微小形变,获取滑坡体的位移速率和方向。例如,在某大型滑坡监测中,通过InSAR技术监测到滑坡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情况,绘制出位移等值线图,清晰展示了滑坡体不同部位的变形程度,为评估滑坡的稳定性提供了关键数据。此外,SAR图像对地表粗糙度变化敏感,滑坡体表面的松散物质与周边稳定区域在SAR图像上呈现出不同的后向散射特征,有助于识别滑坡体的范围和边界。
结语
综上,探究水工环地质勘察和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实践应用极具现实价值和意义。二者能在地质工作中,发挥相应作用,满足人们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促使地质工作可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信息,提高工程建设效果,减少干扰因素影响。
参考文献
[1]孟跃.试论水工环矿山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3(7):124-126.
[2]段尊风.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1(23):20-21.
[3]孙迪.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21(4):36-37.
[4]孙克翠.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1(12):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