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在慢性呼吸衰竭中的合理应用
李少春
安庆市立医院怀宁院区(怀宁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安徽安庆 246121
慢性呼吸衰竭属于呼吸内科疾病,产生的因素可能与呼吸道感染以及呼吸肌长时间过度疲劳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心跳速度变快以及呼吸困难等[1]。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病临床尚未研究出可以根治的药物以及方法,对于确诊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而言,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治疗以便起到缓解的作用[2]。其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显著,该方法下患者的身体组织不会有明显的损伤,同时对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均能够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但目前为止,对于该治疗方法的研究内容较少[3]。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76 例2021 年 1 月至 2024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运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共38 例:男女例数分别为20 和18,年龄范围在51 至77 岁之间,平均(64.42±3.59)岁;后组共38 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9 和19,年龄范围在52 至78 岁之间, 均(64.72±3.19)岁。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P>0.05 ,组间无差异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相关人员需为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同时维护其呼吸系统。对于出现咳嗽反应的患者而言,做到定期开展吸痰工作,以便减少呼吸道中分泌物的含量。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进而提高其免疫功能指标,让患者有能力对抗外界细菌,对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另外,还可开展雾化治疗,在支气管中吸入药物,以便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对提高通气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观察组开展无创呼吸机:相关人员需为患者选择相应大小的面罩,并固定在其面部部位处。同时在治疗期间调整患者的身体位置让其处于半卧位的姿势, 呼吸机治疗的参数,在首次进行治疗期间,需要将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3 至8 升, 6 次 呼气压分别在 10 至 12cmH2O 和 4至 5cmH2O。随后在给予患者治疗期间 体有无异常情况, 如若患者未出现不良情况,可选择更改治疗的压力,直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 况 6 至 8 小时为每次治疗的时间,2 至 3 次/天,连续治疗1 周即可。
对比两组患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在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中,分析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速峰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22.0 软件,计量资料:均数 ± 标准差,计数资料:百分比,检验分别应t 和X2, P<0.05 ,组间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比
化碳分压比对照组高, P<0.05 ,数据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mmHg)


2.2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数据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

3 讨论
慢性呼吸衰竭大多是在慢阻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呼吸异常疾病,在临床中患病率较高,其中引发上述疾病最高的患病原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受该病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失眠等表现,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尽早开展治疗工作,以往常规治疗的应用次数较多,该方法主要通过为患者吸痰的方式,减少其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的数量,进而改善咳嗽症状[4]。同时利用雾化治疗方法来扩张支气管,这对改善呼吸困难具有积极意义,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总体的治疗效果,临床认为可以采用无创呼吸机来进行改善,其优点在于无创机械通气不会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等操作,对机体的损害程度较小,同时还能够改善低肺通气以及低氧血症 。另外,无创呼吸机的价格较低,可有效减轻经济压力等,对改善临床症状反应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氧分压(74. 49±4 .77)mmHg 明显升高和二氧化碳分压(43.65±3.25)mmHg 比对照组明显下降, P<0 .05;观察组一秒用力呼吸容积(3. .35±0. .61)L、用力肺活量(2.66±1.05)L、呼气流速峰值(6.27±1.49)L/%均比对照组高, P<0.05 ,这说明在无创呼吸机的作用下,患者的不良症状反应均得到改善,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显著等。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而言,为其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可看出其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肺功能指标越来越好,应用价值广泛。
参考文献:
[1]梁曦,孟峻峰,刘江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2024,44(08):51-53.
[2]许芬荷,林继清.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4,11(06):1393-1395+1399.
[3]段晓莉.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01):105-107.
[4]张磊,安梦桥.无创呼吸机 ST 模式和 AVAPS 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3,9(05):175-178+200.
[5]卞锋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呼吸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1):5223-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