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王雅萍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266109
一、引言
在数智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从传统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其英语教学需突破传统模式局限,构建与产业需求、技术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数智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语言环境匮乏、资源分配不均、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技术赋能、资源整合、评价革新三个维度,探讨数智化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
二、数智化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多维影响
2.1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与个性化
数智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云端存储等手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个性化推送。例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利用学习平台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偏好和语言能力水平,为每个学生定制“英语基础+行业技能”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如为口语薄弱的学生推荐虚拟场景对话练习,为词汇量不足的学生提供主题词汇库,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2.2 课堂互动性与参与感的提升
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受限于时间与空间,而数智化技术通过智能设备和平台打破了这一壁垒。例如,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中引入企业项目案例,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参与模拟商务洽谈,实时获取教师点评,形成“任务驱动—实践操作—反馈优化”的闭环,课堂参与率显著提升。
2.3 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高职英语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例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试行“教师企业实践积分制”,教师在企业期间开发的课程案例、技术方案均可通过线上平台共享,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此外,AI 语音识别技术可实时纠正发音错误,如苏州驰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语音评测系统在民航乘务英语课程中应用,学生可随时进行口语训练,系统即时反馈评分并生成改进建议,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三、数智化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3.1 技术应用:构建沉浸式语言环境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真实场景模拟的可能。例如,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在旅游英语课程中,利用 VR 技术创建“酒店服务”“景点导览”等虚拟场景,学生佩戴设备即可进入沉浸式环境,与虚拟角色进行英语对话,系统根据表现生成能力评估报告。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语言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
人工智能(AI)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精准性。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智慧英语课程中,利用AI 分析学生作业数据,识别共性错误(如时态混淆、词汇误用),教师据此设计针对性微课,实现“以学定教”。此外,AI 虚拟教师可24小时解答学生疑问,如DeepSeek 等智能助手能提供语法解释、例句拓展等服务,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资源有限的短板。
3.2 资源整合:打造产教融合生态
数智化时代,高职英语教学需深度对接产业需求,构建“教育—产业”资源整合机制。例如,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民航乘务英语课程中,与航空公司共建“双师工作站”,企业技术骨干与教师联合开发活页式教材,将行业最新标准(如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如国际航班广播词撰写、外宾接待模拟)实践,实现“语言能力+职业技能”的融合培养。
此外,跨学科资源整合也是重要方向。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航运企业,将英语课程与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开发“跨境电商英语”“智能制造英语”等模块化课程,培养学生跨领域沟通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3 评价革新:建立数据驱动的动态评估体系
传统英语测评以纸笔考试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能力。数智化技术通过学习分析系统(LAS)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例如,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英语》课程中,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采集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小组讨论参与率等数据,生成“能力雷达图”,直观展示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教师根据数据调整教学重点,如针对口语薄弱学生增加角色扮演任务,针对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学生推荐分级阅读材料。
四、实践案例与成效分析
4.1 案例一: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旅游英语体验式教学
该校通过“情景设计—情境体验—实际运用”三阶段模式,将数智化技术与体验式教学结合。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如 CCTV9《Travelogue》节目片段)创设旅游场景,学生通过 VR 设备模拟导游带团,系统实时记录其语言表达、文化介绍准确性等数据,生成个性化改进报告。实践显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平均分提升,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多名学生在国际旅游赛事中获奖。
4.2 案例二: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混合式教学模式
该校构建“线上资源库+线下实践基地”混合式平台,线上提供微课、虚拟仿真实验、AI 测评等服务,线下与企业合作建立“国际商务实训中心”,学生需完成“跨境电商直播带货”“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等真实任务。数据显示,该模式使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标率提升,企业满意度达 95% ,相关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挑战与对策
5.1 技术普及与公平性问题
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存在设备不足、网络条件差等问题,导致数智化教学难以全面推广。对策包括:政府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建立区域共享资源平台;学校采用“云端+本地”混合部署模式,降低对硬件的依赖;教师设计“低技术门槛”活动,如利用手机录音进行口语练习,确保所有学生均能参与。
5.2 教师角色转型压力
数智化时代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需掌握数据分析、AI 工具操作等技能。对策包括:建立“基础—应用—创新”三层培训体系,如组织教师参加AI 辅助备课工作坊、虚拟仿真课程开发竞赛;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技术整合能力”“产教协同成果”纳入考核指标,激励教师主动转型。
六、结论
数智化时代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与评价革新,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数智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未来,需进一步探索AI 与人类教师的协同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生态建设,推动高职英语教学向精准化、个性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孔晶. 数智化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5,41(8):218-220.
[2] 郭 艺 榕 . 数 智 赋 能 下 的 高 职 英 语 混 合 式 教 学 模 式 探 索 [J]. 学 周刊,2025,22(22):119-12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5.22.030.
[3] 迟美娟. 数智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小小说月刊,2025(4):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