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

作者

张梦秋 李元娇

山东德昀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山东天昀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出现了数量可观的闲置宅基地。这些闲置宅基地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村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总体安排,在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实现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效盘活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农村闲置宅基地现状及成因分析

1.1 现状

目前,农村闲置宅基地呈现出数量增多、分布广泛的特点。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闲置宅基地现象尤为突出。部分村庄存在大量破旧、无人居住的房屋,宅基地长期闲置,导致村庄内部出现大量空心化区域。同时,闲置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开发,未能充分发挥其土地价值。

1.2 成因

农村宅基地闲置现象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人口流动来看,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加速,如同一股强大的引力,吸引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前往城镇寻求就业机会并定居下来。不少家庭更是举家外迁,致使农村老家宅基地无人居住与管理,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荒废。在制度管理方面,过去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审批环节不够严格,监管也时常缺位,这使得部分宅基地出现无序扩张的情况,进而造成闲置。而且,宅基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渠道狭窄、手续繁琐,严重限制了闲置宅基地在市场中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此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也是重要原因。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无法吸引外出的农村人口回流,导致农村人口持续外流,宅基地闲置问题也就愈发突出,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2.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重要意义

2.1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可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农村国土空间布局。通过合理规划闲置宅基地,可以改善农村村庄布局散乱、土地浪费严重的状况,促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2 促进乡村振兴

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载体。可以将闲置宅基地改造为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加工等产业用地,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3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宅基地流转市场,允许城镇居民下乡租赁或购买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

3.1 科学规划布局

(1)开展全面调查与评估: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数量、分布、质量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其盘活利用的潜力和价值。结合农村人口变化趋势、产业发展需求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规划。

(2)优化村庄布局规划:根据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分布情况,对村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于空心化严重的村庄,可以考虑进行撤并搬迁,将闲置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建设用地;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庄,要合理规划宅基地用地,引导村民集中居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与相关规划衔接: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协调性。避免出现规划冲突和资源浪费现象,实现国土空间的整体优化和高效利用。

3.2 完善政策制度

(1)明确产权归属: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宅基地的产权归属和使用权主体。为闲置宅基地的流转和盘活利用提供清晰的产权保障,减少产权纠纷。

(2)建立健全流转机制:制定完善的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政策和办法,规范流转程序和方式。允许宅基地使用权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探索开展宅基地使用权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试点。建立宅基地流转市场,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等服务,促进闲置宅基地的合理流动。

(3)出台激励政策:政府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对参与闲置宅基地改造和开发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提高他们参与盘活利用的积极性。

3.3 创新利用模式

(1)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对于具有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特色等优势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可以改造为乡村民宿、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设施,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打造产业融合基地模式:结合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将闲置宅基地改造为农村电商服务站、特色农产品加工车间、农村创业孵化基地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实施生态修复模式: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进行开发建设的闲置宅基地,可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3.4 强化监管保障

(1)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建立健全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规划实施监管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划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纠正,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规范项目运营管理:对利用闲置宅基地开展的项目,要加强运营管理监管。建立健全项目准入、退出机制,规范项目运营行为,保障项目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对项目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监管,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2)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在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参与决策和监督。确保农民在宅基地流转、项目开发等过程中获得合理的收益,避免农民利益受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利用模式和强化监管保障等国土空间规划路径,可以有效实现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高效利用。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取得实效,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查元华.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模式与路径——基于余江、贵溪、大余、永丰案例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5(03):38-40,78

[2]孟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5(03):092-095

[3]徐晶晶.基于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制度的几点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25(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