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

作者

慕洁琳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7

引言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市政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成本控制、工程质量与进度保障意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进程中,施工阶段呈现资金投入量庞大、时间跨度漫长、影响因素复杂等特性。针对此阶段展开造价精细化管理,可实现有效规避成本超支状况,提升资金利用效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最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产生深远意义。

1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精确掌控成本的方式,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顺利推进。此过程中,能有效规避因资金匮乏致使工程停工、工期延误等诸多问题,进而保障工程依计划付诸实施。精细化管理技术针对施工进程里各项费用,可实施详细核算以及严格管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开支与浪费现象,让有限资金获取最为合理之利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造价精细化管理与质量管理之间,呈现相辅相成之态势。借助合理控制造价,可为工程质量供给必要的资金保障,防止出现因降低成本而对质量予以忽视的情形。

2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2.1 工程变更管理

在市政工程开展建造作业期间,工程变更现象难以规避。精细化管理对工程变更的要求是实施严格把控以及规范化管理。建立起完善、全面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明确变更条件、程序以及责任主体,以保障每项变更均历经充分论证与审批流程。此外,对变更生成的缘由展开详尽剖析,对合理变更与不合理变更加以区分同样不可或缺。对于不合理变更,应予以坚决摒弃;而对于合理变更,则需精确核算变更费用,并及时对造价做出调整。变更之后的跟踪管理工作,也应落实到位,从而确保变更得以切实执行,防止重复变更情况的出现以及费用的额外增加。

2.2 材料设备管理

在市政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费用占据一定的比例,这导致材料设备管理成为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点之一。采购价格的严格把控需借助市场调研、询价比价以及招标采购等多元方式,择取具备高性价比的材料设备供应商。与此同时,构建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库亦属必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及时洞悉市场价格动态,从而为采购决策奠定坚实依据。而对于材料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合理规划材料设备的进场时间以规避积压与浪费现象,强化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保管与领用管理工作,并构建严格的出入库制度,实现确保材料设备合理使用的目标。

2.3 施工组织安排

工程造价控制,关键在于合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阶段,依据工程实际情形,对施工方案予以优化,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借由采用先进施工技术与工艺,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进而降低工程成本。施工过程各类因素,诸如天气、交通、周边环境等,均需充分考量,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从而减少因外部因素致工期延误与费用增加的情况。

2.4 合同管理与索赔

合同是市政工程建设所依循之法律根据;合同管理在造价精细化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之环节。在施工阶段,应对于合同条款需严格加以执行,确保各方权利义务均得以落实。同时,需要积极开展合同变更管理工作,合同履行期间所涌现之问题与争议,必须及时予以处理。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索赔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应当对合同条款做到熟知,索赔之程序及方法亦需切实掌握,从而能够及时且合理地提出索赔,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设单位的反索赔管理工作亦应同步推进,旨在避免因不合理索赔致使工程造价有所增加。

2.5 信息化管理

市政施工造价精细化管理中,信息技术发展使信息化管理效用渐显。借助诸如BIM、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监控以及精细化管理。设计、造价、施工各方协调配合可由 BIM 技术促成,管理效率与效益随之提升,项目成本亦得以有效管控,促使造价管理实现精细、标准、流程化。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实时收集、整理并分析工程造价数据,为造价管理决策供给科学依据。

3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对于造价精细化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基础之一。通过科学合理之制度设计,明确造价管理的目标、职责、流程以及方法,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具体而言,应制定详细的造价管理操作规范,以保障造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与标准化。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与权限,规范工程变更、索赔等关键环节的处理流程,建立完善的造价审核与审批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亦不可或缺,以此确保各项制度切实得以落实。

3.2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对于造价精细化管理之施行,需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因此,对造价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意义重大。为提升其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需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以更新其知识结构,令其熟知最新造价管理法规、技术及方法。培训涵盖现行工程造价规范的学习,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亦包含新技术、新材料于造价管理中应用的培训。施工人员的成本意识教育同样不容忽视,通过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造价管理活动中。借由对人员培训与管理的强化,实现整个项目团队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为造价精细化管理给予人才方面的支撑。

3.3 强化沟通协调机制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时期,存在多方主体的参与,如建设主体、设计主体、施工主体以及监理主体等。对于造价精细化管理而言,沟通协调的有效性占据着核心地位。沟通协调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成为必要之举,因此,需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以便及时化解施工进程中涌现的造价问题。各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及共享亦需强化,从而确保造价管理信息具备准确性与及时性。借由沟通协调机制的强化,促使造价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逐步开展。

结论

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进程里,针对造价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是实现工程成本管控目的、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关键途径。借助工程变更管理,结合材料设备管理、施工组织布局、合同管理与索赔操作及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应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且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对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予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添觎. BIM 技术在市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应用研究 [J]. 陶瓷, 2025, (07):149-152. DOI:10.19397/j.cnki.ceramics.2025.07.020.

[2]马正花. 动态成本控制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5, (12): 87-89+97.

[3]杨桂峰.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J]. 现代工程科技,2025, 4 (08): 177-180. DOI:10.26929/j.cnki.issn.2097-1672.2025.0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