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 数与代数” 领域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付美琴
华阳九年制学校 陕西榆林 719400
引言:
在“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双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正经历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北师大版教材通过“情境导入—问题探究—归纳总结—拓展应用”的编排逻辑,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活化问题,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够不着’”的矛盾。分层教学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理念,通过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核心素养培育中“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本研究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分层教学在核心素养落地中的实践路径。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溯源与现实需求
分层教学理念扎根于美国“个别化教学”理论,它聚焦学生个体差异,依据认知水平、学习速度以及兴趣偏好来精心规划分层目标与任务。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数的概念抽象难懂、运算规则逻辑严密、数量关系错综复杂,这三大特性给学生认知带来巨大挑战。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部分学生对“平均分”和“等分”的区别一头雾水,而学优生却已跃跃欲试,想要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小数乘法》同样如此,教材借助“购物情境”引入小数乘整数,学困生常因小数点定位不准而计算出错,优生却能迅速迁移整数乘法经验。
面对这样的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显然行不通。分层教学应运而生,它构建起“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思维拓展”的三阶目标体系。在《小数乘法》教学中,通过“基础题(如 0.5×3 )—变式题(如 1.5×0.3 )—拓展题(如根据单价计算总价)”的任务链,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在熟悉的购物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逐步提升数学能力。
二、学情诊断:分层教学的起点
精准的学情诊断作为分层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若想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可采用“前测问卷 + 课堂观察 + 作业分析”这一三维评估模型。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信息收集,能更客观、准确地划分学生层次。
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前的学情诊断为例,教师精心设计前测题。像“用语言描述‘小明比小红大 3 岁,当小红 a 岁时,小明几岁?”,此题能考查学生对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计算
’的和”,可检验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规律的初步感知。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将其划分为 A(基础薄弱)、B(中等水平)、C(学有余力)三层。A 层学生可能仅停留在用文字描述年龄关系,对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模糊;B层能尝试用字母表示,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C 层则展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能联想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样的分层为后续实施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坚实且可靠的依据。
三、目标分层:从“统一标准”到“量体裁衣”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分层目标的设定需紧密围绕“四基”与“四能”展开,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以《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为例,分层目标呈现出清晰且合理的梯度。
A 层目标聚焦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借助表格数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理解“比值一定”这一核心特征,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石,确保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B 层目标在 A 层基础上有所提升,强调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生需自主设计正比例实例,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生活现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C 层目标则着眼于思维拓展与创新,鼓励学生探究正比例函数图像特征,尝试用代数式表达数量关系,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思维进阶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实现“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效果。
四、任务设计:差异化教学的核心载体
任务设计应秉持“情境真实、问题开放、层次递进”原则。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A 层任务借助“分步算式→竖式计算”的脚手架,助学生掌握 12×14 的计算方法,夯实基础;B 层任务分析 *12×14 与 14×12′ ”异同,归纳乘法交换律在两位数乘法中的应用,培养归纳能力;C 层任务设计“购物预算”问题,让学生用两位数乘法解决买衣服等实际问题,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在《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可设计“数学建模”任务,A 层用字母表示图书角借书数量,B 层结合年龄问题用字母表示父子年龄关系,C 层探究长方形周长公式不同表示形式的原因,层层深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评价反馈是分层教学动态调整的保障机制,需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课前通过前测诊断学情,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课中采用“小组互评 + 教师点评”记录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指导;课后通过“分层作业 + 错题档案”跟踪学习效果。如在《分数加减法》教学中,A 层作业计算并画图解释分数加法,B 层作业解决修路剩余分数问题,C 层作业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通分的关系。教师依据作业反馈动态调整分层,形成“能上能下”的弹性机制。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分层教学,本质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转化。北师大版教材的生活化情境与分层教学的差异化策略相结合,既能破解“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痛点,又能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思维进阶的阶梯。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技术赋能分层教学”的路径,如利用智能诊断系统实现学情动态追踪,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沉浸式数学情境,让分层教学从“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为核心素养培育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刘雅群.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C]//2022 数字化教育教学交流会论文集(下).2022.
[2]陈雪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智慧少年,2022(11):0191-0193.
[3]张海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