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刘忠华
德昌县永郎镇永郎中心完全小学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信息科技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虚拟现实、在线学习平台等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思政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爱国主义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道德品质
在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价值观。例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优劣,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从而在信息时代健康成长。
(三)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未来人才需兼具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信息科技教学可融入诚信使用网络、尊重知识产权等内容,培育责任意识;通过协作编程、数字公益项目,增强团队精神与社会担当;借助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升思辨与共情能力。二者融合,既提升技术素养,又夯实价值根基。
二、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效
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信息科技应用于思政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一些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思政课程在线学习和交流活动,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还有学校通过制作思政教育主题的多媒体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存在的问题
然而,目前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技术能力和教学经验,难以将信息科技有效地融入思政教学中。学校在信息科技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方面还存在不足,无法满足融合教学的需求。缺乏系统的融合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对融合教学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
三、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课程融合
将信息科技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渗透思政元素。例如,在教授计算机编程时,可以引导学生编写具有正能量的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思政课程中引入信息科技手段,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提供依据。
(二)教学方法融合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将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以项目式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思政主题相关的项目,如“家乡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家乡文化信息,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制作相关的数字化作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需从三方面推进:一是提升信息科技操作能力,掌握常用教学软件与平台;二是深化思政教育理解,明确价值观引导目标;三是融合教学设计能力,学会在编程、数据处理等课程中自然融入爱国、诚信、责任等思政元素。学校应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与教学观摩,邀请专家指导实践,鼓励教师开展融合课例研究,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四、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难题
信息科技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才能将其应用于思政教育中。学校在信息科技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压力。
(二)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信息科技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融合教学过程中,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是一个挑战。例如,部分学生对信息科技接受能力较强,而部分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社会环境影响
在信息时代,学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些不良信息可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信息,增强学生的免疫力,是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保障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机制
(一)政策支持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小学开展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例如,提供资金支持学校改善信息科技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制定相关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资源共享
建立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教学视频等,供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家校合作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应关注学生的信息科技使用情况和思想动态,配合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培训、家长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认识和支持。
结论
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道德品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努力,能够推动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尽管目前在融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采取课程融合、教学方法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以及建立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家校合作等保障机制,能够逐步实现小学信息科技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晓俊 . 实践导向的多元融合: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创新探索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08):57-60.
[2] 刘宏畅.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与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 ,2025,(15):114-116.
[3] 曾志炜 . 建设“ 5G+ 专递课堂”,搭建智慧育人环境——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创新行与思 [J]. 新教育 ,2024,(0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