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刘琳
滦州市滦城街道周庄幼儿园 063700
引言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实施是一种研究型的课程,是教师和幼儿将感兴趣的事件或者话题作为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的一种持续性、连贯性的序列活动。支架式教学是以均匀发展为理论依据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 强调以幼儿为主体 , 通过在幼儿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架构 , 驱动幼儿利用支架展开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架构式教学模式 , 教师将其应用于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中 , 有助于引导幼儿利用教学架构来展开高效学习,从而提升幼儿园大班活动价值,以较高的课堂效率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1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课程中的应用原理
“支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比喻在支架式教学理论中 ,“支架”这一比喻富有深意, 指代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量身打造的临时性辅助工具。“支架 " 的精髓在于其恰到好处的支持与引导 , 能助力幼儿顺利跨越从当前能力水平到潜在能力水平的鸿沟, 即教育心理学中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在幼儿园大班课程设计中 , 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 , 打造一系列活动、任务或探究问题 , 这些便是引领幼儿向前迈进的“支架”。借助这些“支架”, 幼几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能更自如地探索客观世界 , 锻炼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逐步筑牢个人知识根基, 从而拓展能力边界。
2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大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意义
促进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提倡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参与度:教师给予恰当的支架之后,就能激起幼儿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进而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支持个性化学习: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都不一样,支架式教学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帮助,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支架式教学引导幼儿逐步应对挑战,培养其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学习:支架式教学中,幼儿通过与同伴合作,能够有效培养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促进深度学习:支架式教学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主题,借助提问、讨论与反思,推动知识的深层理解与内化提升教师指导能力: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能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提升教师对幼儿学习需求的敏感度与指导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支架式教学中,幼儿通过持续评估自身理解,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主题,支架式教学能帮助幼儿了解、尊重不同的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全面发展:支架式教学关注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及身体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大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大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3.1 基于幼儿兴趣搭建问题情境支架
观察与诊断:教师借助日常观察与谈话,把握大班幼儿主题活动中的兴趣点及认知水平,明确其“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主题内容提出开放式问题(“怎样让纸桥更坚固?”),通过实物、图片、故事等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渐进式提问:采用“是什么 - 为什么 -怎么办”的递进式提问策略,先问“树叶为什么会变色”,再问“怎样才能留住秋天的颜色”。
3.2 提供教学材料支架
材料是幼儿园大班手球主题游戏活动的重要支撑 , 是保障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前提, 也是引导幼儿进行活动探索的重要载体。教师应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幼儿园大班手球游戏活动目标为基础, 分析幼儿开展活动所需的游戏材料, 以材料为支架,促使幼儿合理利用支架 , 展开游戏活动探索。比如 , 幼儿园大班手球游戏活动的基础材料是“手球”, 除此之外 , 教师还可以根据游戏情境内容提供对应的活动道具 , 如篮子、桶等 , 从而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教师为幼儿提供假山、管道等攀爬材料 , 可以让幼儿锻炼带着手球进行跑、跳、爬等运动的能力。教师还应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基础材料支架,结合幼儿的身体素质、年龄特点和运动能力等 , 选择材质安全、大小合适且柔软的手球。教师也可以将辅助教具作为手球游戏的材料支架。记分板是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常用的教具, 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手球游戏中 , 记录幼儿游戏时各小组取得的分数 , 可以标注具体的分数 , 也可以贴小红花等 , 使幼儿能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游戏成果。教师还可以使用口哨 , 即在游戏开始、暂停以及结束等环节吹响口哨发出指令 , 让幼儿在听到哨声后做出相应的反应,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确保游戏有序进行。音乐播放设备也可以成为材料支架教师可以播放音乐作为游戏背景, 营造愉快、宽松的氛围 ,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手球游戏活动 , 并且促使幼儿在音乐引导下协调好身体动作。
3.3 建立动态评估与撤架机制
过程性记录:采用轶事记录、通过作品分析追踪幼儿发展,例如记录积木搭建中的合作对话。适时撤架:幼儿独立完成任务时逐步减少教师直接指导。同伴互助支架:组织“小老师”分享经验,幼幼互动;设置合作任务(小组种植实验),同伴示范形成自然支架。
结语
通过对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大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深入探究,发现了支架式教学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方面的显著价值,通过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搭建起来的支架式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大班幼儿在主题活动里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实现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廖宁,覃昊 . 绘本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价值、方式与经验:以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幼儿园大班为例 [J]. 教育观察,2023,12(21):34-37.
[2] 姚紫萱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育与多元化课程的有效整合 [J]. 甘肃教育研究,2024(2):71-73.
[3] 成颖丹,席小莉,赵国栋 .“儿童作为研究者”对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价值[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