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王碧霞
英德市英东中学
孙悟空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核心人物,是最为光彩夺目的形象。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是个不折不挠的叛逆者、反抗者;他斩妖除魔,智勇双全,是真正的“斗战胜佛”。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是叛逆者与反抗者的化身,“闹” 与 “反” 是其主要性格特征。小说开篇便讲述了他的不凡诞生:本为花果山顶端仙石所育仙胎,一日石裂,产下一石猴,即孙悟空。他目射金光,拜谢天地,其异象竟惊动了玉皇大帝。石猴凭着过人的胆识,纵身跳入瀑布泉中,找了个天设地造的安身之处——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从而被群猴尊称为“千岁大王”,遂称美猴王。在花果山,美猴王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与群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自在无拘的美猴王也有忧虑:“将来年老血衰,要被阎王管束。”为躲过轮回、求得长生,与天地同寿,他决定下山云游,远赴天涯寻访不老之术,以避阎王之难。美猴王为求仙问道,历经千辛万苦却矢志不渝,终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得须菩提祖师。在祖师门下,孙悟空凭自己的聪明、乖巧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不仅习得长生不老之术,学会了 “筋斗云” 的绝技,更掌握了 “七十二般变化” 的神通。
孙悟空海外学艺,是为了躲过那阎君之难,更是对生死轮回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生活、对自由的强烈向往和追求。生死有轮回,孙悟空却决意跳出轮回网。他手持如意金箍棒,径直闯入森罗殿,强硬地在生死簿上将所有猴属的名字尽数勾销,随后一路挥棒,闯出了幽冥界。
孙悟空龙宫夺宝、地府除名的举动,自是闹得天宫状声四起。玉帝为息“闹”,便下旨招安孙悟空,封给他 “弼马温” 的官职。可孙悟空得知 “弼马温” 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后怒不可遏,当即拿出法宝,施展浑身本领,冲出御马监,打落天门,反出天宫而去。
还是为了息“闹”,玉帝遂他心封他做了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可官品极矣的“齐天大圣”天生是个不安分的主儿,他的“闹”亦发精彩了:看守蟠桃园,竟将园内大个的蟠桃全吃了;因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不曾请他,他便用计化作赤脚大仙的模样,把瑶台仙阁内的百味八珍,佳肴异品吃个大饱,喝得透醉。搅乱了“蟠桃胜会”的孙大圣仗着酒,肆意乱闯,撞进了兜率宫,将太上老君的金丹当炒豆一般,全偷吃了。之后,再次反出天宫。
这番翻天覆地的大“闹”,弄得天宫怨声连连。“闹”恼的玉帝即差十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把花果山围困得水泄不通。面对十万天兵,孙大圣奋起千钧棒,直打得那些天兵天将一个个败阵而逃。
最终,孙悟空还是被押上了斩妖台。任凭刀砍斧剁、枪刺剑劈,竟没能伤他分毫。后来又被推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可他竟趁着开炉之际,跳出丹炉,再次大乱天宫。他手持铁棒,东打西杀,打得众仙魂飞魄散。此时的他全然不把玉帝放在眼里,公然蔑视权威,直接向玉帝叫板:“若还不肯让位,我定要搅得天宫永无宁日!” 他更高呼着掷地有声的口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屡闹天宫甚至屡屡反出天宫的孙悟空,缘于他对自由的强烈向往和他逐渐感受到的传统的压迫势力。花果山为王,他想跳出轮回网;身为“齐天大圣”的他,更想逃出玉帝的管制,逃出如来的五指山。孙悟空大闹天宫中那叛逆,反抗的形象是对传统势力的反抗。
大闹天宫,孙悟空败了,但虽败犹荣。人们永远记住了他大闹天宫的精神,人们看到了反对压迫的正义力量。
若说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是因天真幼稚、缺乏实战经验才遭遇败绩;那么到了取经途中,他便不只是勇于抗争,更懂得巧于争斗,称得上是智谋与勇力兼备了。从大闹天宫时天真稚气、缺乏实战经验导致的失利,到取经路上的敢打敢拼、善用谋略,孙悟空完成了从 “敢斗” 到 “善斗” 的蜕变,也成长为智勇双全的斗士。
孙悟空是个有智有勇的降妖能手。在白虎岭,孙悟空凭借火眼金睛,将白骨精的三次变身一一识破。在与白骨精的三次交锋中,孙悟空那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性格被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孙悟空见妖就除,对任何妖怪从不心慈手软,也不给妖怪以任何喘息之机。他与妖怪水火不容,这是孙悟空才能有的“壮举”。
取经途中,斩妖除魔,孙悟空的智、勇无处不在。他擅长变化之术,常以假乱真,把妖精哄得晕头转向。他还总化作蟭蟟虫、小苍蝇之类的小虫,钻进妖精的洞府打探底细,更常巧妙地钻入妖精腹中,逼得对方连连求饶。在狮驼岭里,当听太白金星介绍了三怪的凶狠,所用武器之厉害后,唐僧和八戒都吓坏了,不知如何是好,唯独孙悟空却一脸轻松、自信满满,毫不在意。为探三怪底细,他变化成小妖。在与狮怪的对阵中,趁狮怪张口欲吃他时,孙悟空机智地钻进狮怪肚里,揪其心,撞其胃,踢其肠,使其讨饶。在狮怪骗他出来时,他先用金箍棒试探;第二次出来,不走口中偏走鼻中出来,为防那人面兽心的妖魔变卦,好个大圣,还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一条绳儿,一头拴住妖怪的心肝并打了个活结,这绳结不扯不紧,扯紧就疼。待与魔怪再交手时,用“放风筝”的方法把魔怪从空中拽落,从而彻底挫败魔怪。
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护送唐僧取得真经,途中他机智勇敢、神通广大,以百折不挠的斗争与进取精神降伏众妖。这份为取经坚韧不拔、扫妖荡魔的战绩,让他最终修成正果,从石猴蜕变为斗战胜佛。
作者将神性、人性与猴性有机融合,塑造出神通广大、乐观热情又急躁好动的孙悟空形象:外形 “尖脸缩腮,金睛火眼”,契合猴子轻便灵活的体态;活泼好动的习性与乐观大胆的叛逆性格、神的变幻莫测、猴的急躁敏捷和谐统一,使形象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孙悟空也有缺点,却更添形象的立体感与锋芒傲气。他身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封建压迫的不屈反抗与对理想光明的不懈追求,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杰出的理想主义英雄典型。
参考文献
[1] 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 简易:《初中名著导读》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