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背景下初中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何赛琼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祯祥初级中学 655400
小升初是小学向初中过渡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特点就是学习节奏明显变快、知识体系急剧扩充以及自主管理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在英语学科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词汇量骤然增多、语法结构变得繁杂、听、说、读、写等多项技能需要同时发展。这时习惯培养已经超越了传统行为规范的范围,成为学科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引领学生主动规划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并不断加深语言积累,最终形成稳定的学业优势。
一、初中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意义
(一)初中学习节奏适应的关键桥梁
英语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来培养语感,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初中英语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学生如何利用不多的上课时间、有效吸收英语知识、消化理解并用英语表达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助力因素。学生预习可以尽早借助新知识,减小知识缺口范围,课堂注意专练可以提高吸收信息的速度,课后反思自己做过的题错误原因,深入掌握了语法规则含义。这种习惯可以让学生主动研究,班主任可以每天记录并分析情况并与学生交流沟通,从而得出良好习惯和压力之间的关系,给予个性化帮助及建议指导。
(二)终身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构建
语言学习有着明显的累积效应,它体现于个体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当中,持续性的词汇扩充、情境化的信息储存以及融合泛读与精读的文本处理手段,实际是构建语言神经网络联结的重要路径[1]。良好的学习习惯属于思维定势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学生借助英语新闻或者影视资料展开自主学习的时候,既可以学到具体的办法,又能够逐渐养成开放包容的语言文化观念。这种依靠实践积累起来的语言素养比起短期的应试技巧,生命力更为旺盛,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更大。
二、初中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一)以课堂为习惯落地的起点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在导入部分要采用固定化的语言来激活任务情境,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2]。阅读时要实行批注制度,强制标注逻辑连接词和复杂句式结构,口语交流结束后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独自思考,进而帮助理清表达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当精心设计任务,把隐性的行为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班主任要同学科教师一起做习惯的量化评价工作,像定时检查学生的笔记,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整合情况,在班会上展示一些优秀案例,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Unit 2 This Is My Sister》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将已知词汇“family”“parent”和新词“cousin”“grandparent”等联系起来,阅读环节要学生依靠特定符号来提取重要信息,用波浪线标出表关系动词 These are、This is,用方框圈出描绘外貌特征的形容词短语,比如 short curly hair,口语交际结束以后,留出 5 分钟给学生独自归纳学习难点。课堂笔记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三栏式布局,词法区分记名词所有格(Sam's),句式区分把以This 或者That 开头的陈述句分出来,易错区分重点标出人名首字母大写容易忽略的地方。班主任要经常检查并反馈学生的笔记情况,在班会课上展示优秀作品的思维导图分支结构,形成积极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构建家校联动的习惯支撑体系
家庭教育属于课堂行为规范的延伸部分,其实践指导常面临家长认知受限问题。教师应努力营造通俗易懂并且可行的家长辅导系统,制定具体的评估准则,重点突出“错题解析”里的问题原因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答案。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定时公布微课视频,细致讲解关键技能的培育办法,所涉内容涵盖试卷纠错技巧、晨读规划安排以及三色笔记标记方法等,在察觉学生执行存在偏差的时候,最好采用非评判性交流形式,给予替代性解决途径,推动家校共同育人的成效。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的教学中,教师在听读复述环节着重考察学生对“Is this/that...?”这类疑问句型以及“yes/no”否定回答形式的掌握情况,仔细剖析学生对“your/his/her”等物主代词使用是否准确。针对错题解析部分绝对不能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把错误类型和具体原因详细记录在专用练习册上,诸如代词用错或者名词单复数混淆之类的问题。班主任在实地家访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部分学生在抄写长难词汇时会遇到困难,可以尝试改变教学方案,制作分类卡片、正面贴上文具实物图,反面详细写出“this dictionary”和“these dictionaries”的搭配用法,并采用视觉联系的方法帮助记忆。
结语
小升初阶段英语学习习惯的培育是具有隐蔽性且影响深远的教育行为模式,其基本意义并不仅是为应对升学过渡的短期需要,而是要形成学生自主管理学习进程的能力体系。教师需凭借系统化的方案设计,逐步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驱动力。当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切实体会到语言能力有所提高时,这些习惯就不再只是机械地维持下去,而会成为支撑其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个过程常常伴随着反复和停滞的现象,这要求教师要有坚定的专业信念和人文关怀精神,将习惯养成变成推动个体差异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战娣 .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J]. 英语广场 ,2025,(12):133-136.
[2] 袁丽珠 .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1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