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G 项目课程模式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王晨晨
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幼儿园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幼儿的成长十分关键。塑造稳定、优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但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教育领域关心的重点问题。GMG 项目课程模式是立足于幼儿游戏的一种创新式的课程模式,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针对问题自主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该模式的落实,对于教师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
1 GMG 项目课程模式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GMG 项目课程模式主要是以丰富的幼儿游戏呈现幼儿需要学习的知识,所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该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有更高的专业水平。主要是借助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加强幼儿的学习动机,但也存在一些阻碍。对此要求幼儿教师有高水平的心理学知识,有丰富的资源充足优化能力,并对幼儿教学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可以熟练运用 GMG 游戏,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以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2 GMG 项目课程模式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途径
2.1 加强思想素养建设
教师的政治站位与理想信念是一座灯塔,引领着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需要坚持立身持正,做到以身作则,塑造高尚的师德水平,以自身行为为标杆,展现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对幼儿的榜样作用。幼儿园要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构建智能平台,加强师资力量管理,健全高效激励与监督机制,确保教师可以坚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教师也需要积极学习与了解幼儿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与前沿理论动态,包括 GMG 游戏的实施先进经验,GMG 项目课程模式的构建途径等。通过对最新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教育领域动态的学习与洞察,提升专业素养,丰富对于政策法规的认知水平[1]。
2.2 主动进行岗位示范
在幼儿园内部成立教学示范岗,由优秀的教师展现自己的实力,到各个班级进行岗位示范。收集本幼儿园内开展 GMG 游戏活动成效显著的教师,组织示范课程,安排其他教师随堂学习,掌握该课程模式的教学重点、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或者可以邀请其他幼儿园知名教师到本幼儿园进行模拟课程教学,组织本校教师随堂学习,掌握该模式的实施要点。通过岗位示范教学展示活动,促使教师了解该模式的实施程序,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打造师师相照的机制,促使教师一同成长。
2.3 加强校本教研开展
校本教研是支撑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举措,也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途径。可以帮助锻炼教师的问题意识,强化教师的探究能力,挖掘教师的科学思维。比如我幼儿园针对“GMG 项目课程模式”的构建流程,已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经验总结与分析等,明确该课程模式应如何构建,可以解决哪些教学问题等等,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GMG 项目课程模式体系。通过多样化的课题研究的开展,针对幼儿教学中凸显的问题以及校本教材的教学要求,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另外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比如工作坊、论坛、研讨会等,通过线上平台的交流共享以及线下活动的积极参与,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2]。
2.4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与当地的教育部门相互合作,主动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共享平台。线上设置专题模块,鼓励幼儿教师针对“GMG 项目课程模式”的实施展开分析与讨论,相互探讨,促使思维碰撞,激发出教育思想火花,同时相互分享各自的实施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剖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另外,线下组织教师进行面对面研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幼儿园可以邀请社会上或幼教高校专业的师训团队,深入我幼儿园进行送教帮扶、精准教育帮扶项目,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可以通过教师互访、教学观摩、联合教研等多元化活动形式,使教师获得更加优质的教学经验,了解其他教师设计出的高效教学方法,促使先进经验在教育领域流动,从而培养出教学骨干精英,托举幼儿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2.5 关注教学成果评价
为了了解教师专业水平是否真正得到提升,需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不仅是课堂教学成果,也包括校本教研成果。本幼儿园已组织教师开展 GMG 项目课程模式构建的相关研究,在研究结束时,针对各位研究人员的成果,做出的努力,发表的论文,开发的课程资源等,进行评选与认定,并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奖励,调动教师提升自己的积极性,从而逐渐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3 结语
GMG 项目课程模式的实施,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发挥预期的教学目标作用,幼儿园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采取多样化的手段,立足于 GMG 项目课程模式的实施要求,不断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娴 . 同构共生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探究 [J]. 好家长 ,2025,(16):16-17.
[2] 米洁 .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5,(Z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