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儿童全阅读”课程中家校协同阅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王慧

苏州市吴江区英瀚幼儿园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早期阅读的核心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而家园共育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当前幼儿阅读教育存在“园所热、家庭冷”“活动形式单一”“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本研究以“儿童全阅读”课程为切入点,探索如何通过家园协作与活动创新,让阅读从“幼儿园的任务”转化为“亲子共同的热爱”。

一、“儿童全阅读”课程中家校协同阅读模式的构建

(一)核心理念:双线融合,三维联动

教师可以采用双线三维的课堂阅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构建幼儿园“专业线”与家庭“生活线”纵向贯通,从而可以实现家校系统管理学生阅读的创新模式,三维联动主要是对学生目标协同、资源协同和评价协同的三方联合,这样可以实现在全阅读的过程当中对儿童多个维度方面的指标进行培养。

(二)四环递进流程

① 家园共选书单:每个月教师可以向学生的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教师介绍了这些具体的图书内容之后,可以让家长对图书的选择进行投票,根据家长们的意见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图书。

② 户外绘本游戏场: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中的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们创建出户外绘本游戏场,从而可以让绘本和游戏手牵手,让幼儿园内部举办的游戏活动可以更加地吸引幼儿,增加幼儿们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骑行区加入绘本“青蛙送信”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们在情境化的教学中进行成长,使得教师的阅读教学更加的具有趣味性。

③ “儿童全阅读”主题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绘本,教师可以将学生们的阅读主题分为:童趣类、情感类、文化类和语言类。教师对于学生们的阅读主题的选择,应当根据着人际交往、哲学启蒙、美学鉴赏等方面进行选择,从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应当为特殊儿童的阅读主题教学进行一定的尝试,进而教师可以探究幼儿的“阅读疗法”和“绘本疗法”。教师可以创造一些儿童的原创图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境,为学生们创造出符合此时情境的绘本,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的了解到主题教学的意义,从而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在世界读书日在幼儿园举办“绘本阅读嘉年华”,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这项活动,教师可以在这个节日中引导他们一起探索儿童绘本剧等其他方式来进行儿童全阅读的成功展出,这样他们都可以感受到全阅读所带来的力量和氛围。教师还可以采用“绘本 + 多元课程圈”这样的主题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让绘本与其他科目进行融合,比如绘本 + 社会、绘本 + 科学、绘本 + 艺术等幼儿园的项目活动课程,从而可以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儿童全阅读的多元化课程的教学模式。

④ 多元评价:教师应当为每个幼儿建立个性化的“阅读档案”,“阅读档案”应当对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幼儿的综合发展进行精确地记录,家长也应当对幼儿在家里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可以实现家校共同的对幼儿的阅读状况进行评价,这样家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幼儿在阅读能力上的发展。幼儿园还应当推行“阅读终身计划”,教师可以通过“家园图书漂流”的活动,向家长们倡导 365 天阅读且不间断的推进每一天的阅读,让读书成为孩子终身可以保持下来的习惯。

(三)组织与实施

教师可以采用一日生活全阅读课程实施的方式,比如在晨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经典诵读,在就餐前进行师幼共读,睡前则进行故事倾听,晚上则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幼儿园可以每周为学生们设置两次专门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常常出现的说明书进行阅读,从而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应当支持幼儿“自主阅读”区域日常活动的实施,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的设计一些分享的方式,比如绘本剧、上台演讲、绘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的阅读效果进行展示,从而教师可以更好的对学生们的阅读活动进行设计,使得每个学生都爱上阅读,教师还应当对学生们所回报的作品形式进行点评,这样可以让幼儿意识到近期以来自己阅读遇到的问题,并可以有效的对这些出现的问题加以改正。

结语

“儿童全阅读”家校协同模式印证了家园协作在早期阅读中的乘数效应,“儿童全阅读”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未来可进一步探索“AI 个性化推荐书单”“跨园阅读社群”等深化路径,让阅读真正成为连接儿童、家庭与社会的温暖纽带。

参考文献

[1] 石蕾. 完整儿童视域下幼儿园全阅读课程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今日教育 ( 幼教金刊 ),2023,(Z1):78-80.

[2] 虞哲中 . 儿童视角下“全阅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语文 ),2021,(Z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