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牛晓贵
甘谷县大像山镇柳湖小学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以设计教学为目标,完善单元主题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落实单元整合教育理念的问题。教师确立班级学生主体地位,针对优化教学措施,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
(一)确立学生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落实单元整体教育理念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教学措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1]。教师从学生自身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自主构建知识过程,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容和日常经验有效集合,落实多样化教学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意识。
(二)整合单元内容,强化知识联系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内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入分析教材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构建完整,正确的语文知识体系,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落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单元教学理念的核心,要强调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知识内容为基础,设计贴合生活实际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应用自身所学知识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措施
(一)明确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主题的确立,对于整合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而优化教学设计,明确教学主题内容[2]。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时,教师围绕“速度与智慧”主题设计项目,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究知识内容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单元整体教学的作用。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细化评价指标,通过教学目标的引导,更好地把控教学进度,从而保障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落实,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设计项目任务,优化学习阶段
项目任务设计是项目化学习核心阶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通过将学习过程分成不同阶段,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项目任务,增加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既保障教学任务挑战性,同时提高教学活动系统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师通过此阶段性划分,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进度,灵活应用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习效果。
(三)整合学习材料,创设学习情境
资源整合和情境创设是项目化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育资源,从而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随着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撬动课堂转型的重要支点,其价值日益凸显。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时,教师围绕故事内容,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搜集课文中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诗词的认识。教师通过创设和故事词相关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整合资源创设情境过程中,明确相关内容针对性,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组织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教师通过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操作策略,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时,教师采用异质分组等方式,明确学习任务和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对单元内文本资源的系统整合与深层重构,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的协同发展,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教学的碎片化局限,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碰撞,教师要重视每个小组合作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单元整体教育理念的应用,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了专业素养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通过创新优化学生学习环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构建科学实施策略,同时推动了小学语文教育持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新华.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2015(5):1.
[2] 姜新华 .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J]. 作文成功之路 :教育教学研究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