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有效实施探究
李韦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第四中学 663100
摘要:初中这一阶段正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加强重视,特别是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讲,除了在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以外,还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让学生能够知道道德品质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笔者在文章当中探索了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在现今的教学模式当中,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也遇到了比之前更为复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针对这一特点,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从如今德育教育的现状出发,结合针对性特点为学生落实德育教育内容。将德育教育贯穿在整个初中阶段,从多个角度开展,落实激励策略,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自主的注重个人德育的养成。另外,在为初中生开展的德育教育当中运用激励措施,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端正学生的心态,夯实学生的根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健全发展。
一、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在一个班级当中,由于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兴趣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想要有效的实施激励策略,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认真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式。因为大部分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存在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所以班主任教师可以从爱好、兴趣等多个方面入手,因材施教,为学生们分析德育教育的方法。稳扎稳打的推进教育思路,确保班级当中所有学生的道德素养都能够获得共同的进步与发展。[1]
比如,针对性格比较内向安静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言语、动作等方面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知道道德品质树立的重要性。又比如,针对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在班级当中和学生们开一些玩笑,或者进行日常打趣,从学生们喜爱的事物聊起,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德育品行比较高的人物,让学生能够知道正确的德育观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多么的关键。
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众所周知,在教育环节当中,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实践操作更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理论性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够帮助学生在不断实际操作当中改变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逐步提高学生对于道德认知的高度,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在运用激励策略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对于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无论是哪一种教育形式,班主任在教学活动当中都应该保持一种温和的态度,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比如在实践操作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尊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点拨学生,而不是打压学生。这也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激励,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在一次次的操作过程当中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运用更高的道德素质实现自我价值。[2]
例如,在节假日当中,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入敬老院、希望工程等地方,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针对这些地方所实施的福利政策。让学生到敬老院当中进行义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收获到一定的成就感,通过大扫除、关爱老人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美德,在家庭当中也能够引导学生疼爱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新一代的社会建设者,祖国的花朵,能够在如今这样优越的环境当中生活和学习,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希望工程,让学生了解希望工程当中的儿童,从而鼓励学生能够奋发图强进行学习,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优良的道德品行,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自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锻炼当中形成更高的道德品行。
三、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细节打好德育教育根基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需要从日常生活当中一点一滴的细节来进行体现的,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点滴生活来开展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也是初中班主任运用激励策略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一步。特别是在初中这一阶段,学生们需要的是不间断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在生活的琐碎事情当中去感受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夯实学生的道德基础。教师还可以把握住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在一次次引导过程当中,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道德方面的不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成长为具有较高品质的有用人才。[3]
例如,在班级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乱扔垃圾或者不注意卫生的同学,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可以引导学生知道讲卫生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贴画和图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如果人人都乱扔垃圾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则变得非常脏乱差。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当中为学生们布置一些体验活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大扫除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将班级中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段时间班级的卫生,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打分,看一看哪个小组打扫的不干净,或者在一周之内扔垃圾比较多。对于比较有进步的学生,班主任也需要及时进行口头或者物质的奖励和表扬。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想要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就必须将激励策略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加大激励策略的实施力度。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自身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工作当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并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劳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焕.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苑教育,2021(08):9-10.
[2]陈慧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下一代,2020(02):87.
[3]丁黎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读写算,2019(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