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本课堂构建策略分析

作者

潘宏彦 徐影 赵艳华 郑福友

牙克石市博克图中小学

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措施,教师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深化教材知识内容的落实,明确学生课堂主体性,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投入新理念和新措施,为小学教育整体发展,探究合适途径。

一、小学生本课堂的主要特征与实施要点

(一)确立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课堂活动设计和实施,教师要围绕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1]。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深化实验体验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不仅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内容,同时需设计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对于学生解决后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互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深化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实现学生思维品质水平的提升,从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

二、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一)确立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

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贯彻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科学教学措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2]。教师通过设计科学调查问卷等措施,把握学生学习兴趣和特点,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优化奠定基础。学校要及时收集学生在校表现,学生也需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实现两者有机衔接,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构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教学情境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同时,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重视实践体验和学习活动的开展

项目式学习开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确立学生中心地位,通过落实项目任务,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增加其创新能力。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有效支持和引导。教师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明确学生之间的分工,定期采用小组讨论评价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学校应当主动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群、开展家访活动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三)整合课程教育资源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突破传统学科壁垒,同时结合系统设计,落实主题式,项目式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从多维度,多层次角度出发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充分应用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构建仿真实验平台等,充分利用在线教育资源,进而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实现知识内容的趣味性高效传递,积极拓展社区文化机构负责的内容,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中,评价体系的确立,对于教学活动的推进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从过程性,结果性等不同方面出发,落实评价活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施个性化指导措施。教师还需应用多样化评价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反思等内容的落实,丰富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让学生以公正的态度评价其他人,进而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对发展整体的考察,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需从发展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评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评价工作开展,教师积极应用新理念和新措施,突破单一评价的限制,从而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要认识到生本课堂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教师通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教学环境,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同时明确多元化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乐萍.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小学生 ( 下旬刊 ), 2022(2):107-108.

[2] 陈芳 . 浅析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生本课堂的策略 [J]. 中学生作文指导 , 2019(22):1.

本成果系呼伦贝尔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 生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