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任务创设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实践研究

作者

王同义

四川达州宣汉县第二中学

一、引言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能力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停留在知识表层、缺乏主动思考与深度探究的现象。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与创新应用,而任务创设则为深度学习搭建了有效载体。通过合理创设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实现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深度学习的转变。

二、任务创设促进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主动性

任务创设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通过任务达成所能获得的收获。例如,在学习古典诗词单元时,教师创设 “举办班级诗词大会,策划并参与诗词比拼活动” 的任务,学生为了在活动中表现出色,会主动查阅诗词资料、深入理解诗词内涵、背诵经典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为深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促进知识建构,深化学习理解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和应用,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度建构。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创设 “根据小说情节,改编成微型剧本并进行表演”的任务,学生不仅要读懂小说内容,梳理情节脉络,还要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同时考虑剧本创作的格式和表演的要求。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文本的内核,实现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内化。

(三)培养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任务创设往往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任务中,如“开展本地传统文化的调查与宣传”,学生要自主设计调查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提出创新性的宣传思路和方法,同时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等综合素养,符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三、基于任务创设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实践策略

(一)基于教学目标,精准设计任务

任务创设必须紧密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在设计任务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例如,在教学《祝福》这篇课文时,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根源。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 “从社会环境、人物关系等角度,撰写一篇祥林嫂悲剧命运成因的分析报告” 的任务,使任务与教学目标高度契合,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深度学习。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任务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生活实际融入任务创设中,能够增强任务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 “为学校即将举办的义卖活动撰写宣传文案” 的任务,学生需要结合活动目的、受众特点和学校文化,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创作。这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提升语文实践能力。

(三)注重任务层次,实现循序渐进

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形成具有层次性的任务链。在文言文教学单元,教师可以先设计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言文语句,翻译重点段落” 的基础性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文言字词和基本语法知识;接着安排 “分析文言文的行文结构和论证思路” 的提高性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最后设置 “对比不同时期同类文言文作品的艺术特色” 的拓展性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层次分明的任务设置,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不断提升学习难度和深度。

四、基于任务创设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实践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任务设计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关于任务设计的专业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培训内容包括任务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教师深入理解任务设计的要点,提高教师的任务设计能力,确保任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明确教师角色,优化任务实施指导

教师要明确自己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主导者。在任务实施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但要避免过度干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保障任务顺利实施,推动深度学习的开展。

(三)优化小组合作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在组建小组时,要遵循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的原则,合理搭配学生,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同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避免出现 “搭便车” 现象。建立有效的小组沟通和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不同意见,对积极参与、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积极性,促进深度学习在小组合作中的实现。

五、总结​

基于任务创设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实践是顺应教育改革趋势、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任务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知识建构,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体验,助力个性化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虽然面临着任务设计、实施指导、学生参与、评价反馈和资源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明确教师角色、优化合作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和整合教学资源等优化对策,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崔允漷.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