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路径研究
杨木宏
安徽职业技术大学
一、引言
高职体育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高职体育课堂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求。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为高职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研究基于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路径,对于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支撑,融合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环境。其内涵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的改造,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教学过程的精准调控、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指导以及教学评价的科学全面。
三、基于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
当前,在高职体育课堂中,AI 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引入了一些 AI 体育设备,如智能体测仪、运动轨迹捕捉系统等,但多停留在数据采集层面,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 AI 技术在教学决策、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同时,AI 技术在体育理论教学、课外体育锻炼指导等方面的应用较少,未能实现对体育教学全过程的覆盖。
(二)教师 AI 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构建的关键实施者,其 AI 应用能力直接影响智慧课堂的构建效果。然而,目前许多高职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培训,对 AI 技术的原理、功能及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了解不足,难以将 AI 技术有效融入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部分教师甚至对 AI 技术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其会增加教学负担,影响了智慧课堂的推进。
(三)教学资源整合不够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需要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包括数字教材、教学视频、运动训练方案、虚拟仿真课程等。但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存在分散、重复、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共享机制。不同 AI 教学平台之间的数据和资源难以互通,形成 “信息孤岛”,无法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学习资源服务,制约了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发展。
(四)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难以适应 AI 赋能的智慧课堂的要求。在现有教学中,虽然引入了一些 AI 技术,但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流程和方法,未能充分发挥 AI 技术在个性化学习、互动探究等方面的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激发。
四、基于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构建路径
(一)明确构建目标,引领智慧课堂建设方向
构建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首先要明确构建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引领智慧课堂的建设。目标应聚焦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同时兼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而言,要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学过程的精准调控、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教学评价的科学有效,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体育教育服务,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完善技术支撑,夯实智慧课堂建设基础
加强 AI 技术在高职体育课堂中的应用,需要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加大对 AI 体育教学设备和平台的投入,引入先进的智能感知设备、数据分析系统、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等,实现对学生运动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反馈,为教学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鼓励校企合作开发适合高职体育教学特点的 AI 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不同 AI 系统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为智慧课堂的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提升教师素养,强化智慧课堂建设主体
教师的素养是影响智慧课堂构建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教师 AI 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系统的培训课程,让教师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AI 体育教学平台的操作方法、数据分析法等,提升教师运用 AI 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组织教师参加 AI 体育教学研讨会、观摩课等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激发教师应用 AI 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建立教师 AI 应用能力评价机制,将 AI 技术应用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体系,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适应智慧课堂教学的需求。
(四)优化教学模式,激发智慧课堂建设活力
以 AI 技术为支撑,创新和优化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线上 + 线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 AI 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在线答疑,线下课堂则侧重于实践操作指导和互动探究。借助 AI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个性化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运动表现,为学生推送适合的学习内容和训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训练。同时,引入游戏化教学理念,利用 AI 互动设备设计体育教学游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五、结论
AI 赋能为高职体育智慧课堂的构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能够推动高职体育教学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当前,在构建过程中存在技术应用不足、教师能力欠缺、资源整合不够、模式创新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明确构建目标、完善技术支撑、提升教师素养、优化教学模式、健全保障机制等路径,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 AI 赋能的高职体育智慧课堂的顺利构建。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深化 AI 技术与高职体育教学的融合,持续优化智慧课堂的构建路径,为高职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赋能高职体育教学对策[J]. 赵永霖. 体育风尚 ,2024(04)
[2] 大数据与体育教育创新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浑涛.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03)
[3] 根基、困境、理路:课程思政赋能高职体育教学[J]. 李长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