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策略
池宇璐
金东区实验小学
跨学科教学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学科教育之间的知识壁垒,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多元发展思维。但是,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来看,跨学科教学虽然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够理想。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教师跨学科能力稍显不足,缺乏对其他学科的深入理解。 ② 跨学科教学会提高教师自身教学压力以及学生学习压力,甚至会出现教学时长不够用等问题。 ③ 短时间内学生可能难以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对此,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在资源配置和过程优化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跨学科教学良好发展。
一、挖掘跨学科融合点,整合教学目标
对于跨学科教学而言,教师要找到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双方之间的融合点,并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寻找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教学“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一单元为例,教师需要结合单元教学目标或者说核心素养目标设计跨学科教学内容并将其进行整合。首先,本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 需要通过投球游戏和分析南北地区最高气温帮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掌握其特点。 ② 能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表示数据。 ③ 能够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并且结合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④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然后,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设计跨学科内容,比如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组织学生提前调查学校或家中的用水数据,让学生在后续的探索过程中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果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对此,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或者设计驱动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此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并提高跨学科教学效果。
以教学“轴对称与平移”这一单元为例,教师需要突出课堂导入、课堂讨论、总结与反馈等环节,有效融入跨学科知识并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平时在看的动漫角色或者精美的图片,并让学生说说哪些图像符合轴对称的概念。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 3 ~ 5 分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能够了解同学的不同看法;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并让学生说说如何在表格纸上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图形。在这一环节,教师同样要留出 3 ~ 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操作,并且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尝试;最后,教师可以在总结时引入美术学科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轴对称与平移绘制出精美的图案,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拓展课后实践,丰富学生学习视野
课堂教学是落实跨学科教学的主要途径,但学生仅依靠课堂学习很难真正吸收老师所讲的跨学科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环节渗透跨学科理念,布置一些综合性习题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以此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布置一个“绘制路线图”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从自己家出发,选择一条到公园或者商场、书店等场所的路,并结合课上学习的知识绘制一幅简单明了的路线图。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考虑到作业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当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完成,以此满足“双减”政策要求,避免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 ② 教师要强调安全问题,并且基于“家校共育”理念鼓励家长在工作之余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学生一起到公园等场所进行游玩和调查,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还可以增进家庭成员关系。 ③ 设计有关体育知识的微课视频并发送学生,比如号召学生尽可能以步行的方式完成路线调查,让学生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以此培养学生形成热爱运动、勇于探索实践的良好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融合教育背景下,跨学科教学理念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必然趋势。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并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进一步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凤仪.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策略[J]. 少男少女,2025,9(9):46-47.
[2] 袁子玺.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策略探析[C]// 第三届教育建设与教学改革论坛论文集. 2025:1-5.
[3] 杜英 . 单元整体模块教学中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索 [J]. 科普童话 ,202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