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运用探索
王丽翔
龙川县老隆镇附城学校
情境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受到教师的关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探究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式落实措施,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情境教学方法让教材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夯实了学生学习基础,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情境教学发展理论基础和价值定位
(一)构建主义到情境认知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需要有一定的主动意识,要避免出现被动学习的情况 [1]。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模拟真实语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可以感知的生活场景,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实现了语文素养与社会能力的协同发展。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
教师为了增强课程实施情境性和实践性,要求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情境。初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丰富其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出发,实现教学转型,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发展途径。
(三)突破语文教学的困境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对文本解读碎片化,语言训练形式化等问题,社会参与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实践场域,通过将课堂延伸到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综合运用语文能力。情境教学法整合文本要素,以任务驱动语言实践,优化课堂训练状态,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运用措施
(一)结合生活实际,强化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生活实际应用情境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情感触发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引导策略,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特定场景,能够有效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将语文教材知识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效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增加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2]。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秋天的怀念》一课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和母亲相处的点滴,进而加深对母爱的理解。教师通过情境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提高了表现力,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技巧,对学生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奠
基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情境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通过提高情境教学方法的利用率,改变语文课堂授课方式单一的情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的想象情境,创设一些超现实的奇幻场景或未来感十足的科幻情境,这些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其中常见的是混合式情境教学方式的应用,教师通过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措施,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不断成长,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学生学习提议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和互动,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通过布置拓展任务,搜集课程相关资料,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分享学习心得,拓展学生学习眼界。
(三)落实项目式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项目式情境学习,要求教师重视实际应用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思考和研究教材内容,从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式情境探究是一种以 " 真实问题解决" 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创设跨学科的综合情境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过程中,应用项目分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志愿军的故事和事迹,有的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二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通过此类教学方式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项目式情境教学方法应用,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内化吸收,同时培养了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语文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理念的应用,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情境教学方法的落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培养和学习能力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多媒体教育资源,让情境教育切实融入教学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常乐融融 . 巧用情境式教学法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J]. 中国教育学刊 , 2017(7):1.
[2] 穆敏 .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索 [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3(1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