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TPSE”校园种植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新路径

作者

李月圆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二小学

引言

在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相关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相关劳动技能,并具备积极投入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从而为其劳动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TPSE”模式中充分理解德育教育实践和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然后在融会贯通中为其劳动素养的切实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TPSE”模式的内涵与重要作用

1.1 主要内涵

“TPSE” 主 要 指 的 是“ 传(teach) 种(plant) 展(show) 评(evaluate)”校园种植模式,也叫做“TPSE”模式,四个环节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实践活动中呈现出环环相扣的效能。在培养学生劳动的同时,既能强化知识传输,又能在情感体验和价值塑造等相关方面不断优化,从而体现出一体化教育效能和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1.2 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充分掌握,在“传”与“种”的结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其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实践应用,在翻土、播种、施肥等方面都具备良好的实操能力。例如,针对某些学生来说,在种植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观察记录的形式发现向日葵朝向太阳转动,然后在查阅资料并解释这一现象的过程中,使其充分实现知行合一。二是促进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可以使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认真负责。在针对劳动中的困难,例如病虫害防治以及暴雨之后的补种等方面,感受其中的挑战和收获,并持之以恒,深入合作,具备责任担当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为其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提供有力支持,使其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三是提升其劳动情感和价值,并有效升华。在“展”与“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且使其逐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拥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四是深化劳动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在该模式的推进环节,可以通过“传”的价值观引导以及“种”的品质培育,“展”的情感升华和“评”的全面评价,促进劳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深入融合。例如,学生在对植物进行照顾的过程中会形成爱护生命的意识,在小组合作环节也让学生尊重他人,理解包容,从而体现出德育的根本价值。

2“TPSE”校园种植模式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新路径

2.1“传”:夯实劳动基础,强化德育渗透

“TPSE”模式的推进环节,需要在“传”的方面进行有效优化,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必要前提。通过系统化的知识讲授,使学生可以掌握植物的种植原理及其基本方法,进而在劳动实践之中进一步融入价值观教育等内容。要根据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在多元化知识传授方面进行有效加强。通过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呈现等相关形式,使得学生得到正确引导,并邀请农业专家或社区种植者进入校园传授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农具使用等相关知识,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农耕谚语、收集等相关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讨论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体现出德育的根本价值。可以融入袁隆平院士的励志故事,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介绍传统农耕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2.2“种”:在劳动实践方面加强,培养劳动品质

“TPSE”模式中,“种”作为核心环节更加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操作强化劳动技能,同时培养其责任担当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具体操作环节,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设计相对应的种植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参与到浇水播种等简单劳动之中;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可以负责翻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内容;在学校方面,可以把个人种植角以及班级责任田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来领取相关任务,在劳动实践之中明确分工,共同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2.3“展”:展示方面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在展示环节,要针对劳动成果进行充分呈现,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使学生可以体验到劳动的成就感,并且强化劳动信心,同时欣赏他人分享快乐。在展示中可以设立校园种植成果展,展示学生种植的植物,并且通过结合形式写出观察日记,然后举办种植故事会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分享自身在劳动过程中的感悟。以此不仅增强劳动自豪感,同时让学生在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并且不断查找补缺的前提下,使学生的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得到培养。

2.4“评”: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评价方面要有效优化,为该模式提供必要保障。在多元化评价之中,对于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行充分呈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持续进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然后融入家长评价和教师整体评价,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过程进行呈现和深入分析,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并且通过合作贡献以及劳动习惯、创新能力、劳动态度等相关方面的评价。通过德育导向,使学生可以实现自我查漏补缺,不断优化完善,为其劳动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劳动教育环节,通过“TPSE”校园种植模式,把四个流程作为核心,在知识结构构建、实践体验和团队成果展示等相关方面不断优化,可促进学生在四个环节实现全过程全身心融入,为其劳动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 . 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校园种植活动的探索 [J]. 基础教育参考 , 2023(5): 45-48.

[2] 王力强 . 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J]. 教学与管理 , 2024(2): 32-35.

本成果系广东省 2021 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校园种植培养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2021JKDY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