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的衔接策略研究

作者

董大判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第一中学 062250

引言

数学竞赛教学和常规数学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常见的数学问题,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而数学竞赛教学则是针对少数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和较高天赋的学生,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1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从知识层面看,常规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坚实的数学基础框架,涵盖基本概念、定理与常规解题方法。而竞赛教学则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引入前沿知识与复杂问题。二者衔接,能让学生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接触到更具挑战性的内容,拓宽数学视野,完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知识断层。在能力培养方面,常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使其能解决常见数学问题。

2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差异

常规数学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数学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数学竞赛教学的目标则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这种教学目标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衔接,容易出现常规教学与竞赛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2.2 教学内容衔接不畅

常规数学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编排,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但相对较为基础和常规。数学竞赛教学内容则涵盖了更多的拓展知识和前沿内容,如数论、组合数学等,这些内容在常规教材中很少涉及或只是简单提及。由于缺乏系统的衔接,学生在从常规教学过渡到竞赛教学时,往往会感到困难重重,难以适应竞赛教学的要求。

2.3 教学方法不匹配

常规数学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练习法等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而数学竞赛教学则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方法的不匹配使得学生在竞赛学习中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3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的衔接策略

3.1 整合教学目标

要实现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首先要整合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常规教学的基础性要求,又要融入竞赛教学的拓展性要求。例如,在常规教学中,可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引入一些竞赛中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对于有竞赛潜力的学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鼓励他们在掌握常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习,为参加数学竞赛做好准备。

3.2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衔接的关键。一方面,要在常规教学中适当渗透竞赛内容,将竞赛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融入常规教学。例如,在讲解函数时,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函数竞赛题,让学生了解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更广泛应用和更灵活的运用方式。另一方面,要建立竞赛教学内容与常规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竞赛校本教材,将竞赛内容按照与常规教学的关联程度进行分类整理,逐步引导学生从常规学习过渡到竞赛学习。

3.3 融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融合是提高衔接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常规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在竞赛教学中,也要借鉴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竞赛知识和解题技巧,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教学衔接的保障。学校要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竞赛教学能力。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竞赛教学培训活动,邀请竞赛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让教师了解竞赛的最新动态和教学方法。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竞赛教学研究,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衔接模式。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竞赛教学团队,让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共同开展竞赛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经验的传承和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的衔接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在衔接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差异、教学内容衔接不畅、教学方法不匹配等问题,但通过整合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改进教学评价等策略,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机衔接。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教学衔接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学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下开展高中数学竞赛的实践和认识分析 [J]. 徐承恩 . 知识文库 ,2020(20)

[2]浅析高中数学的创新性教学方案[J]. 杨占宏.科普童话,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