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饰装修工程中绿色材料应用瓶颈及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徐运盛

湖北武汉 身份证号码:420115199310060930

1 引言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重点领域,亟需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装饰装修工程作为建筑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其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室内环境质量与生态效益。绿色材料因其环保、节能、可再生等特性,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尽管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绿色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障碍。深入剖析其应用瓶颈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品质,也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2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集、生产制造、使用及废弃处理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在装饰装修工程中,主要包括低 VOC 涂料、可再生木材、环保型胶粘剂、节能玻璃等。其核心特征体现为节能性、环保性、安全性和可循环性。相关理论基础涵盖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为评估材料环境影响、优化资源配置和构建绿色建材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推动绿色材料广泛应用的重要支撑。

3 问题分析

3.1 绿色材料成本高导致推广应用受限

绿色材料因研发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及市场规模小等因素,价格普遍高于传统材料,导致其在装饰装修工程中难以大规模推广。尤其在住宅装修领域,开发商和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传统材料,抑制了绿色材料的市场需求。此外,绿色材料的初期投入较高,而环境效益具有外部性,短期内难以量化回报,进一步削弱了企业应用积极性。成本问题成为制约绿色材料普及的首要障碍。

3.2 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致使伪绿色材料泛滥

当前我国绿色材料市场缺乏统一、权威的认证标准与监管机制,导致“伪绿色”“漂绿”现象频发。部分企业通过虚假宣传或模糊标识误导消费者,将普通材料包装为环保产品以谋取溢价。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也损害了真正绿色材料的品牌信誉。同时,检测手段滞后、执法力度不足使得违规成本低,监管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市场监管体系的缺失严重削弱了消费者信任,阻碍了绿色材料健康发展。

3.3 施工企业技术能力不足影响绿色材料应用效果

绿色材料往往对施工工艺、环境条件和操作规范有更高要求,而多数中小型装饰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术储备与专业人才。施工人员对新材料性能理解不足,易出现施工不当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甚至失效。例如,环保涂料需控制涂刷厚度与干燥环境,否则可能影响其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此外,企业缺乏系统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难以保障绿色材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应用,限制了其实际环保效益的发挥。

3.4 消费者认知度低制约绿色材料市场需求

尽管公众环保意识逐步提升,但多数消费者对绿色材料的具体内涵、性能优势及长期效益仍缺乏深入了解。部分人误认为绿色材料仅是“无味”或“颜色自然”,忽视其在空气质量改善、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实际作用。加之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导致购买决策趋于保守。需求端的低迷使得企业缺乏动力投入绿色产品研发与推广,形成“供给不足—认知不足—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市场发展。

4 对策建议

4.1 建立绿色材料成本分担与财政补贴机制

为缓解绿色材料价格偏高的问题,应建立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政府可通过专项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降低企业研发与生产成本,鼓励绿色材料规模化生产以实现成本递减。对采用绿色材料的装修项目给予财政奖励或绿色信贷支持,提升开发商和消费者的采纳意愿。同时,推动绿色建材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发挥公共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扩大市场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4.2 完善绿色材料认证与全过程监管体系

构建统一、透明、权威的绿色材料认证体系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关键。应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明确标识等级与检测方法,实现认证结果互认。强化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建立从生产、流通到施工使用的全过程追溯机制,利用区块链、二维码等技术提升信息透明度。加大对虚假宣传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施黑名单制度。通过制度化监管提升市场公信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4.3 加强施工企业绿色技术培训与标准建设

提升施工企业技术能力是确保绿色材料应用效果的重要保障。应由行业协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绿色材料施工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对新材料性能与工艺要求的理解。推动建立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体系,明确各类绿色材料的施工流程、环境控制与验收规范。鼓励大型装饰企业建立绿色技术研发中心,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将绿色施工能力纳入企业资质评定指标,激励企业主动提升技术水平。

4.4 提升公众绿色消费意识与市场引导力度

应通过多渠道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对绿色材料的认知水平。利用媒体平台普及绿色建材知识,展示实际应用案例与健康效益,增强公众认同感。鼓励开发商在项目宣传中突出绿色材料使用情况,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第三方机构发布绿色建材推荐名录,帮助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同时,推动绿色装修纳入住宅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市场形成“绿色即优质”的消费导向,激发内生需求。

5 结论

绿色材料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其推广面临成本高、监管弱、技术缺、认知低等多重瓶颈,制约了环保效益的充分发挥。破解这些问题需多方协同发力:通过财政支持降低应用成本,健全认证与监管体系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施工企业技术水平保障应用质量,加强公众教育激发市场需求。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与标准规范,推动绿色材料从“政策引导”走向“市场驱动”,最终实现装饰装修行业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王立新, 李佳琪. 绿色建筑材料在室内装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建筑科学, 2023, 39(5): 88-95.

张伟东. 双碳目标下建筑装饰工程绿色化路径探析 [J]. 工程管理学报,2022, 36(4): 112-117.

陈晓红, 刘洋. 绿色建材认证体系构建与政策建议 [J]. 中国建材科技,2023, 32(2): 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