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谢雪飞

身份证:34050519761116061X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迫切,社会矛盾也随之改变。为进一步满足人民需求,市政建设也随之变得更智慧、更科学、更规范,市政工程作为市政发展的基建设施,在市政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市政工程主要包含、配套市政给排水管线等直接服务于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于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工程复杂专业多,沟通难度大;受外部环境影响大等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技术难度大且不易于管理,工程处置稍有不当就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探讨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具有现实价值。

1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要点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需遵循科学原则,安全性为首。管道安全直接影响市政运行和居民生活,设计需确保其在各类地质和水文条件下稳定,防止破裂、渗漏等事故。同时,考虑管道抗压、抗腐蚀性能,保障长期稳定可靠。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确保市政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经济性是设计的另一重要原则。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建设成本。这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考虑。通过科学的经济分析,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和施工方案,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有效控制投资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利用效率。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应兼顾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设计应具有前瞻性,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未来市政发展的需求。管道选材是设计关键,需根据具体环境、荷载、寿命及维护成本选择。铸铁管强度高、耐腐蚀但重,塑料管轻便但耐高温差,复合管综合优但成本高。管道布局应顺应地形和规划,避开复杂地质和重要市政,走向短捷,减少弯头和接头,降低阻力,提高效率。管道间距需合理,避免干扰,确保独立运行。埋深设计需考虑冻土、地下水位和荷载,给水管埋深应超冻土层,排水管则依排水量和地质合理设计,既防冻又控成本。综合评估各因素,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2]。

2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2.1 施工准备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作业中,较为常见的管材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钢管、墨铸铁管,不同管材具有不同的特征,施工时要结合具体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选取适配管材,保证综合作业的稳定性。其中,钢筋混凝土管材的应用范围最广,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成本较低且耐腐蚀性较好,加之强度较高,延长了管材的实际使用寿命。本工程项目选取钢筋混凝土管,为了更好地保障其纠偏处理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顶管利用柔性接头,确保相邻管道夹角纠偏处理更加方便,有效打造曲线顶管控制模式。

2.2 放线定位

测量放线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对管线精确位置具有重要影响。精准测量放线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管道铺设、阀门井建设等环节顺利进行,避免施工误差导致成本增加和工期延误。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路线控制点,先测量确定中线的起点与终点。在点位上设置控制中心桩,利用木桩稳固固定,并在桩顶钉入中心钉,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精确参照。为确保施工坡度准确,按照既定方案埋设间距为10m 的坡度板。坡度板应牢固嵌入土体,不超出地面,同时将槽帮外的长度控制在 30cm 以下。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采用附合导线的形式对交接桩进行复核。一旦交接桩复核合格,随即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后的高程控制点用于管道安装、土方开挖等关键工序,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高程控制达到设计要求,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度。

2.3 沟槽开挖

沟槽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阶段。沟槽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阶段主要包含两项工作,一是沟槽土方开挖,二是基坑支护等工作。沟槽开挖前应对施工地块进行细致的勘探测量,以了解地下结构,在对施工地块有了详细的了解后再进行开挖。

2.4 管节预制与拼装

管节生产环节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控制管节的尺寸、配筋布置和混凝土质量。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是高强度等级的,并且要添加抗裂纤维和功能型外加剂,从材料源头提升管节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每一节管道在安装时,都要对接口密封和对接精度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接缝处不渗漏、不错位,为后续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5 管道连接技术

管道连接技术是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系统的密封性、耐用性以及长期稳定运行。无论是给水管道还是排水管道,管道连接的质量都必须得到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渗漏、堵塞等问题。不同管道的连接方式根据管材的特点有所差异。对于PVC 管,常见的连接方式为承插连接,采用橡胶密封圈或水泥浆进行密封。承插连接时,应确保管口光滑平整,橡胶圈的位置应准确无偏差,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密封不严而出现漏水现象。在连接前,管口和密封圈的清洁工作至关重要,任何杂质和异物都可能导致接口密封不良。此外,管道插接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连接部分的稳定性。对于PE 管,通常采用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技术。热熔连接是将管道和管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压力将二者连接,连接后要保持一定时间使其冷却固化,确保连接部分无漏水隐患。电熔连接则通过电加热使管道和管件表面熔化,然后进行连接,电熔连接比热熔连接拥有更高的连接强度,特别适合大口径管道。对于钢管和铸铁管,常采用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法兰连接需要保证密封垫圈的正确安装,避免因垫圈损坏或不平整导致连接处漏水。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螺栓的紧固程度,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连接的密封效果。螺纹连接需要确保螺纹清洁无损,避免因螺纹不匹配或损坏导致泄漏。连接后,要通过水压测试进行检查,确保每个连接点的密封性。

2.6 回填与压实

回填与压实是保证管道稳定性的关键步骤。回填材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砂石或土质,分层回填并逐层压实,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回填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管道,避免因回填不当造成管道位移或损坏。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常见质量问题包括管道接口渗漏、管道位移、回填土不密实等。针对这些问题,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施工过程监控、严格材料进场检验、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市政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市政发展对基础设施升级的迫切需求,市政建设中,对供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顶管施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可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能有效减少对市政环境的扰动和现有管线系统的破坏风险。管道顶进施工方法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与现代市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契合。因此,在未来的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应当更加充分地重视和推广顶管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探索其在不同工程场景中的优化方案,促进顶管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堃.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市政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3):202-204.

[2]张靠.城区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J].水上安全,2024(11):19-21.

[3]蒋锋.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4(0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