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刘桂甫
身份证号码:37068119790825223X
引言
市政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其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在当前行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需求,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对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其不仅能解决现存问题,还能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水平。
1 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剖析
1.1 管理理念滞后
许多市政建设项目仍秉持传统管理理念,注重工程进度,忽视质量、安全与可持续性。在项目规划阶段,未充分考虑城市长远发展需求与生态环保要求。例如,一些城市在排水系统建设中,未结合城市水文特征与未来降水趋势进行科学设计,每逢暴雨便出现严重内涝,给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行造成极大困扰。
1.2 现场施工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周期较长,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因此需要完善的、高效的管理制度,保证整个建设项目从策划到完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高标准和高质量的目标。但是,从实践来看,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体系还存在缺陷。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部分市政建设项目缺乏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追踪,无法对施工过程与质量进行实时、高效的监测,致使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检测与处理。另外,由于建设项目涉及多个参与的主体,这些建设主体之间缺乏高效的交流,造成了信息交流不顺畅、协同不够等问题。在有些市政工程现场施工建设中,因为忽略了人才的管理,造成了专业人才与员工配置的短缺或者是不匹配,影响现场管理和施工的效率。
1.3 组织模式不合理
市政项目参与方众多,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主体间沟通协作不畅,信息壁垒严重。以某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例,设计单位未充分了解施工场地周边地质条件,施工中发现设计方案难以实施,需频繁变更设计,导致各方推诿责任,工程停滞数月,延误工期。
2 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创新路径
2.1 创新管理理念
(1)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将项目管理从单纯施工阶段拓展至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至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在策划阶段,充分调研城市发展需求,结合区域规划进行项目定位。设计阶段,注重方案的前瞻性、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引入多方案比选机制。运营维护阶段,建立长期监测与维护计划,延长设施使用寿命。例如,[城市名称]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从规划初期便考虑线路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运营成本及后期维护便利性,项目建成后运营效率高,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强化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项目各环节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施工中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如采用节能照明设备、节水器具,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降低污染物排放。以某城市公园建设为例,采用透水铺装材料、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生态友好型景观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2 健全市政工程现场管理体系
(1)建立现场施工管理综合调度和监督体系。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建立起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这一机制需要对整个市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分解,用清晰的法规和制度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严密的审查和精细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只了解自己岗位上的工作的建筑工人来说,通过明确的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他们对整体工程项目的了解和对质量的敏感性,他们要将各项工作任务和质量标准进行总结,制定符合现实、覆盖全局的施工方案,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保证施工各主体要划分好自己的职责范围,随时进行信息的交流、互相监督。(2)建立安全检查和控制体系。保障市政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就需要有完善的质量和安全控制体系。对工程实施期间,应开展常态化的质量监测与安全监测,对出现的问题,应立即予以解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管理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及机械,保证所选用的材料及装备达到规范要求。另外,要加大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与训练,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应变技巧。(3)完善信息交流和传递体系。进行交流是市政建设项目建设现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健全完善的信息交流和传递体系,保证信息传达的正确,并能得到及时的回馈。通过组织项目会议,进行进度报告,进行风险分析,并与有关方面进行交流和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政府监管部门、设计机构、监理机构、供货商等各方的沟通与协作,使工程得以成功实施。
2.3 管理组织创新
传统的项目组织架构往往存在层级过多、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效率。构建灵活高效的项目组织架构,要打破传统的层级限制,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组织架构,组建跨部门、跨专业的项目团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参与方,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加强协同合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加强协同合作,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2.4 严格施工成本管理
(1)成本核算与分析。施工单位定期对工程成本进行详细核算,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通过与成本预算对比分析,找出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依据。(2)成本控制措施。在材料采购方面,通过招标采购降低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优化施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人工成本,如改进水泥稳定碎石拌合和摊铺工艺,提高效率 20% 。合理安排设备使用时间降低设备租赁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加强对变更签证的管理,严格控制因工程变更导致的成本增加。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提升城市建设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理念更新、技术升级、组织优化与监管强化,可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弊端,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与质量,降低成本与风险。未来,随着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发展,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将朝着更智慧、更高效、更绿色方向迈进。政府、企业与社会各方应协同合作,持续探索创新路径,为城市建设注入新活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娜,曹静威.市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2,3(12):1-2.
[2]宋俊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J].新材料•新装饰,2022,4(9):187-189.
[3]胡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1273-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