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敦煌纹样创新与文创设计融合研究

作者

高自瑜李骏梅 指导教师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130000

引言:

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其纹样蕴含丰富历史与美学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让古老纹样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重要课题。通过探索纹样创新路径,挖掘其与文创设计融合的多元策略,不仅能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也为文创产业注入独特东方魅力。

一、敦煌纹样创新路径

(一)纹样解构与重构

敦煌纹样(如图 1)的创新始于对传统元素的解构与重构。在抽象提取层面,设计师将飞天飘带灵动的曲线、藻井图案繁复的对称结构,简化为几何线条与色块,应用于现代家居产品。如将藻井图案的六边形骨架提取后,设计成简约的镂空隔断,既保留敦煌元素的神韵,又符合当代极简主义审美。色彩创新则在传承传统矿物颜料古朴质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流行趋势调整饱和度。例如,将壁画中浓烈的朱砂红、石青,转化为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系,应用于丝巾、陶瓷等产品,使古老色彩焕发时尚气息。动态化设计借助 AI 技术打破传统纹样的静态局限,将飞天的飘逸、忍冬纹的缠绕转化为动态数字影像,用于制作手机壁纸、商业空间数字艺术装置,让观众在光影变幻中感受敦煌艺术的鲜活生命力。

图 1:部分敦煌纹样

(二)文化叙事重构

文化叙事重构赋予敦煌纹样新的表达形式。故事化表达以“九色鹿”“反弹琵琶”等经典 IP 为蓝本,进行现代改编。例如,将九色鹿的传说创作成水墨风格漫画,通过分镜叙事与现代台词,吸引年轻群体;将反弹琵琶的乐舞场景制作成动画短片,结合电子音乐与特效,展现敦煌艺术的灵动魅力。互动体验设计则通过开发敦煌纹样拼图游戏,让用户在碎片拼接中熟悉纹样结构;运用 AR 导览系统,当用户扫描文创产品上的纹样时,手机屏幕即刻呈现对应的壁画场景复原、历史故事讲解,增强文化传播的趣味性与参与感,使观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文化体验的参与者。

(三)技术赋能创新

技术的应用为敦煌纹样创新提供了新可能。3D 打印技术可精准复刻立体藻井结构,设计师将藻井的层叠斗拱、精美浮雕转化为可拆解的灯具组件,用户既能欣赏敦煌建筑艺术之美,又能获得实用的照明产品。区块链技术则在数字文创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敦煌纹样的数字版权进行确权存证,保障创作者权益。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 NFT 数字藏品,将敦煌纹样以独特数字编码的形式呈现,用户购买后可永久拥有、展示个性化的敦煌数字艺术作品,同时推动敦煌文化以数字化形态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与流通。

二、敦煌纹样与文创设计的融合策略

(一)产品功能创新

在生活美学领域,敦煌纹样打破传统装饰边界,深度融入日常用品。以“飞天”主题钢笔为例,笔身雕刻轻盈飘带与流云纹样,笔帽顶端镶嵌微型藻井图案,将书写工具转化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文化载体;敦煌纹样餐具、茶具则通过釉下彩工艺,将忍冬纹、联珠纹等元素与碗碟杯盏的轮廓巧妙结合,让用户在进餐品茶时感受千年艺术的浸润。科技融合类产品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智能手表表盘动态呈现飞天起舞、壁画复原场景,用户轻触屏幕即可触发光影变幻;VR 敦煌壁画修复体验项目,让使用者化身“数字修复师”,通过虚拟操作学习壁画保护知识,实现文化传承与科技体验的双重功能。教育益智类产品聚焦儿童群体,敦煌纹样积木以壁画建筑结构为原型,设计可拼搭的立体藻井、石窟模型;《敦煌小画师》绘本则通过趣味故事与填色互动,引导孩子认识经典纹样,在玩乐中培养审美与文化认知。

(二)品牌跨界合作

敦煌纹样与各领域品牌的跨界合作,创造出多元的文化消费形态。时尚领域,奢侈品牌 Gucci 从敦煌壁画的矿物色彩中汲取灵感,将石青、朱砂红等色调融入成衣设计,结合几何化的忍冬纹刺绣,打造出兼具东方韵味与国际审美的高定系列;美妆品牌花西子推出的“敦煌联名款”彩妆,以壁画人物妆容为蓝本,设计渐变眼影盘与雕花口红,外包装复刻唐代宝相花纹样,将美妆产品转化为文化艺术品。食品领域同样创意频出,“飞天酥”以飞天飘带为造型灵感,包装印满敦煌线描纹样;“藻井月饼”采用立体浮雕铁盒,盒面复刻莫高窟 329 窟藻井图案,让传统糕点成为承载文化记忆的味觉载体,实现美食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图 2:又见敦煌舞台场景图

(三)场景化体验设计

场景化体验设计让敦煌文化走出展柜,融入大众生活。文旅融合项目通过沉浸式剧场与光影秀重构文化体验,如《又见敦煌》以行进式演出形式(如图 2),观众跟随演员穿梭于不同时空场景,亲历丝绸之路的繁华与壁画背后的故事;数字光影秀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在石窟外墙投射动态敦煌纹样,使古老建筑在夜色中焕发新生。在公共空间领域,机场、地铁站等场所成为文化传播的新窗口。例如,某城市地铁站以敦煌藻井为设计原型,打造穹顶艺术装置,乘客抬头即可观赏到 3D 打印的立体纹样;机场候机区设置互动投影墙,旅客通过手势操作,可让墙面的飞天纹样产生动态变化,将日常出行场景转化为文化体验空间,实现敦煌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渗透。

三、结束语

敦煌纹样创新与文创设计的深度融合,成功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从纹样改造到产品落地,从品牌合作到场景营造,多维度探索让敦煌文化走进大众生活。随着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升级,这一融合模式将持续拓展边界,为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创产业繁荣开辟更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曾令一,刘元风.敦煌唐代龟背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12):381-390.

[2]谭淋心,蒲颖颖.敦煌藻井纹样与猫咪形象创新融合文创设计实践[J].网印工业,2024(5):99-101.

[3]丁峰,李轶南.新语境下面向青年群体的敦煌文创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18):354-363.

[4]吴钰,陈强.敦煌壁画装饰图案的创新设计及与文创产品的融合[J].时尚设计与工程,2024(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