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水电站主变压器冷却系统优化研究

作者

张忠 王建雄 汤浩 龙天腾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1 引言

主变压器作为水电站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站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发电机组长期运行过程中,绕组和铁芯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充分,容易导致绝缘材料老化、设备故障甚至停机事故。近年来,随着水电站容量增大和负荷波动加剧,传统冷却系统存在散热效率低、能耗高及自动化水平不足等问题。因此,对主变压器冷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智能化运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冷却系统类型、温升特性及影响因素,结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法,提出科学的优化方案和运行策略,以实现主变压器高效、可靠及经济运行,为水电站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2 主变压器冷却系统概述

2.1 主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主变压器是水电站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升高或降低以满足输电和配电要求。主变压器由铁芯、绕组、绝缘系统及外壳等部分组成,其中绕组为电流承载体,铁芯则承担磁通引导的作用。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流通过绕组产生的铜损及铁芯的铁损,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将直接影响绝缘性能和设备寿命。冷却系统因此成为保障主变压器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介质循环将变压器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从而维持绕组和油温在允许范围内。

2.2 冷却系统类型与分类

主变压器冷却系统按介质和散热方式主要可分为 ONAN(自然油自然风冷)、ONAF(自然油强迫风冷)、OFWF(强迫油强迫风冷)等类型。ONAN 冷却方式依靠变压器内部油自然对流和空气自然对流进行散热,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但适用于小容量或负荷波动不大的场合。ONAF 在 ONAN 基础上增加了风扇强制空气流动,提高了散热效率,适用于中大容量变压器。OFWF 则通过油泵强制循环变压器油,同时配合风扇散热,是大容量或负荷高、环境温度高地区的常用冷却方式。不同冷却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变压器的温升水平、运行安全和经济性。

2.3 冷却系统的关键参数与性能指标

主变压器冷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需关注多项关键参数,包括油温、绕组温升、油流量、风量及环境温度等。绕组和油温是衡量冷却效果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绝缘寿命和设备可靠性;油流量和风量则决定热量传递效率及散热能力。此外,冷却系统还需满足安全、稳定、节能和经济性要求,如风扇功率、油泵效率及运行成本等。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和监控,可实现主变压器高效、可靠运行,同时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运行成本,是冷却系统设计与管理的重要目标。

3 主变压器温升与热特性分析

3.1 温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主变压器温升是指变压器在额定负荷下,其绕组或油温相对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是评估变压器热状态的重要指标。温升过高会导致绝缘材料老化加速,缩短设备寿命。温升的计算通常分为实验测定法和理论计算法两种。实验测定法通过实际运行或试验测量绕组和油温,而理论计算法则依托热平衡方程,结合变压器的负荷损耗、铁损及热阻系数进行推算。现代设计中,还可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建立温度场模型,实现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温升的预测与分析。

3.2 热平衡与热模型建立

主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内部损耗产生的热量必须通过油或空气介质有效散出,以维持热平衡。热平衡模型的建立是冷却系统优化的基础,通常将变压器视为多节点系统,将绕组、油及铁芯作为热容单元,考虑热源、传热系数及冷却介质流动特性。通过建立热平衡方程,可以计算不同位置和不同负荷情况下的温度分布,为冷却系统设计提供依据。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分析(FEA),能够对复杂结构和非均匀散热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精确计算,帮助识别热点区域和优化散热路径。

3.3 温度对绝缘寿命和运行安全的影响

温度对变压器绝缘系统的寿命和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绝缘材料如纸和油在高温环境下会加速老化,其寿命与温度呈指数关系。通常认为绕组温升每增加 6~10C ,绝

缘寿命将减半。因此,合理控制温升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降低故障风险,提高运行可靠性。对于大型水电站主变压器,温控策略和冷却系统的优化尤为关键,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调节,可确保温度始终在安全范围内,从而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3.4 影响冷却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主变压器冷却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冷却介质类型、流量与流道设计、散热器面积及环境条件。油的粘度和热导率直接决定热量传递效率,而风扇或油泵的流量和布局则影响热量能否迅速带出。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也会影响散热效果,过高的环境温度会降低冷却能力。此外,变压器运行负荷波动和设备老化都会影响冷却系统性能。因此,对冷却系统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和运行维护,是确保温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关键措施。

4 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4.1 冷却介质流量与流道优化

主变压器冷却效率与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流道设计密切相关。合理的油流或空气流布局可以加速热量从绕组和铁芯向散热器的传递,提高温控效率。流道优化包括缩短流体循环路径、增加流动均匀性以及避免局部死角,以减少热点产生。对于大型水电站主变压器,可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流场分布,调整油泵和风扇参数,实现不同负荷下的最优流量分配,从而在保证安全温升的前提下提高散热效率并降低能耗。

4.2 散热器与风扇性能优化

散热器和风扇是主变压器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热量传递能力。优化策略包括增加散热器表面积、采用高效翅片设计以及改进风扇叶片结构以提升风量和气流均匀性。同时,可根据负荷波动和环境温度调节风扇启停策略,实现节能运行。对大型变压器而言,多级散热器与智能风扇控制结合能够有效降低油温波动,确保设备在高负荷条件下仍能稳定运行,提高整体冷却系统可靠性。

4.3 冷却油及绝缘油热物性优化

冷却油及绝缘油的热物性是决定变压器散热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粘度、比热容和热导率等。优化油品选择可以降低油循环阻力,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有效降低绕组温升。对于运行年限较长的变压器,还需定期检测油的绝缘强度和含水量,以确保冷却介质性能不下降。新型环保油或高性能绝缘油的应用,可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同时,提高散热能力,并延长变压器整体寿命,为冷却系统优化提供可靠基础。

4.4 温控与自动化调节策略

随着水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温控与智能调节成为冷却系统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在线温度监测和数据采集,可实现风扇和油泵的动态调节,使冷却系统根据负荷和环境变化自适应运行。自动化调节策略不仅保证变压器温升在安全范围内,还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机械磨损。此外,结合历史运行数据进行预测性维护,可提前发现潜在故障,提高设备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为现代水电站主变压器提供高效、稳定的冷却保障。

总结: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水电站主变压器冷却系统的结构、类型及关键性能指标,重点探讨了温升特性及其对绝缘寿命和运行安全的影响。通过对冷却介质流量、流道设计、散热器与风扇性能、油品热物性以及温控自动化策略的优化研究,提出了多项提升冷却效率和运行可靠性的方案。研究表明,合理的冷却系统设计与智能化调节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温升,延长绝缘寿命,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水电站主变压器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水电站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建涛,黄小川,汪锐,等. 金沙水电站主变压器冷却方式改造研究[J]. 水利水电快报,2022,43(3):77-81.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2.03.017.

[2]王华军,邵国华. 三峡水电站主变压器冷却方式的选择[J]. 人民长江,2009,40(2):67-68,104. DOI:10.3969/j.issn.1001-4179.2009.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