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策略探讨

作者

费轲轩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阎良工务段 710000

引言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关乎国民经济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工务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线路、桥梁、隧道等关键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密度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工务安全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何有效识别和管理工务安全风险,并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已成为铁路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铁路工务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一)风险预防措施

1.加强工务设备的日常巡检与维

工务设备的日常巡检与维护是预防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铁路工务部门应建立标准化的巡检流程,确保轨道、桥梁、隧道等关键设施的定期检查。 采用先进的巡检技术,如轨道动态检测车、无人机巡检等,可以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例如,轨道动态检 能够实时监测轨道的几何状态,及时发现轨道变形、磨损等问题。同时,结合预防性维护策略,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修复,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突发故障的发生。

2.提升工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

工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铁路工务的安全状况。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可以增强工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例如,开展针对极端天气应对、设备故障处理的专项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工务人员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能力。此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工务人员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也是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

1.建立实时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是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在关键设施上安装传感器,如轨道应变传感器、桥梁振动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轨道应变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钢轨的应力变化,及时发现轨道变形等问题。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工务设备的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

2.风险预警信号的设置与响应

风险预警信号的设置是实时监控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历史数据,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设备状态超出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例如,当桥梁振动频率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工务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预警信号发出后,相关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二、铁路工务应急处置机制与优化

(一)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与完善

1.针对不同工务安全事件的预案设计

铁路工务安全事件类型多样,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人为事故等。预案设计需针对不同事件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例如,对于自然灾害引发的线路中断,预案应详细规定抢险队伍的组织架构、物资调配流程、现场处置措施等;对于设备故障导致的列车晚点,预案应明确故障排查步骤、备用设备启用流程及信息发布机制。通过细化预案内容,确保在各类突发情况下,工务部门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预案的动态更新与演练机制

工务安全环境动态变化,应急处置预案需定期更新以适应新情 态更新机制应基于工务设施技术更新、安全标准变化及过往应急经验总结。同时,定期演 要手段。演练应模拟真实场景,涵盖信息传递、现场指挥、资源调配等环节,通过演练发现 预案,确保预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预案的协同性与可操作性分析

铁路工务应急处置涉及多个部门,预案的协同性至关重要。预案需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协同机制,确保信息共享与行动协调。例如,工务部门与电务、供电部门需协同处置设备故障,与公安、消防部门协同应对突发事件。此外,预案的可操作性分析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保预案措施具体可行,避免因预案过于抽象而影响应急处置效率。

(二)应急处置资源的优化配置

1.人员与物资资源的合理调配

应急处置中,人员与物资资源的合理调配至关重要。工务部门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与考核,确保人员具备专业能力。同时,根据工务设施分布与风险等级,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如轨道修复工具、抢险车辆等,并建立物资调配网络,确保在突发情况下物资能够快速送达现场,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

2.应急救援设备的现代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发展,应急救援设备的现代化与智能化成为提升应急处置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采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快速定位故障点;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设备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配备多功能抢险车辆,集成多种救援功能,提高应急处置的灵活性与效率。通过引入先进设备,提升应急救援的科技含量,为快速恢复铁路运营提供保障。

3.跨部门应急协同机制的构建

铁路工务应急处置需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在铁路系统内部,工务、车务、电务、供电等部门需建立联合指挥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协同作战;在外部,与地方政府、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确保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能够获得外部支援。通过跨部门协同,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应急处置合力,提升应对复杂工务安全事件的能力。

结论

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工务安全风险的全面识别与科学评估,结合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和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可以显著提升铁路工务安全管理水平。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工务设备的日常维护、完善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及资源配置,是应对工务安全风险的关键措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将更加科学、高效,为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珊.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工务部门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5):189+191.

[2]陈云峰,白磊,李擎,刘仍奎.兰新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7,26(05):14-17.

[3]田景龙.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工务部门的应用[J].铁道运营技术,2014,20(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