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智能化测绘装备在露天矿山开采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姜跃 宁康杰

身份证号 230621199702234839; 身份证号 142732199302155634

引言:

露天矿山开采在保障资源供给的同时,面临着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与安全风险高等挑战。传统测绘手段在精度、效率和实时性方面难以满足现代矿山管理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测绘装备应运而生,为矿山作业带来新的解决思路。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三维扫描和智能监测平台的应用,矿山数据获取更为高效精准,不仅推动了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也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智能化测绘装备在露天矿山中的技术优势

智能化测绘装备的应用极大改变了露天矿山开采的测绘方式,突破了传统人工测绘在效率、精度和安全性上的局限。露天矿山作业区域范围广、地形变化复杂,人工测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在边坡陡峭、环境恶劣的区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智能化测绘装备依托激光雷达、卫星遥感、三维扫描等高新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采集大面积、多维度的矿山地理和地质信息,并实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精度控制。这种高效的数据获取方式不仅提高了测绘效率,也为矿山资源评估、开采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因信息不准确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智能化测绘装备展现出强大的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能力。无人机激光雷达和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能够快速捕捉矿山地表的形变情况,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塌方风险预警提供精准依据。与传统的定点监测不同,智能化装备能够实现对全矿区的持续动态监控,并结合大数据平台与智能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快速生成地形变化模型和风险评估报告。这种能力使管理者能够更早发现潜在风险,提前采取加固或调整措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矿山安全。同时,实时化的监测系统也能为开采进度跟踪和设备调度提供参考,实现生产环节的优化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智能化测绘装备在推动矿山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测绘设备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还可与矿山管理系统联动,形成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通过云平台和物联网的接入,测绘数据可与矿山生产、运输和安全监控系统共享,实现多环节协同与智能管理。这一模式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整体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操作风险。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测绘为建设“智慧矿山”和“绿色矿山”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推动矿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二、无人机激光雷达与三维扫描在矿山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无人机激光雷达与三维扫描技术在露天矿山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地形测绘与矿山管理的精度与效率。传统矿山测量往往依赖人工操作或地面仪器,不仅耗时长、覆盖范围有限,而且在复杂地形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航测任务,激光束穿透植被和浮土,获取真实的地表形态信息,从而形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与三维地形图。三维扫描设备则能够在矿区的关键部位快速构建立体数据模型,为矿山地质构造分析和资源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二者结合使得矿山数据获取更加全面细致,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的遗漏与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激光雷达与三维扫描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对动态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地表形态和边坡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及时掌握这些变化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无人机激光雷达能够在高空连续作业,实时获取边坡形变和地形变动数据,结合三维扫描技术生成的高精度点云模型,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分析矿山剖面与地表沉降情况。这种数据的高频采集与快速处理,为边坡稳定性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辅助分析,矿山企业能够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提前预判,显著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保障开采计划的有序实施。

无人机激光雷达与三维扫描在推动矿山智能化管理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采集的数据可与矿山信息管理系统深度融合,为生产调度、资源利用和环境监测提供多维支持。例如,矿区开采边界的精准划定、运输道路的科学规划以及废石场的合理堆放,都依赖于高精度的地形与地貌数据。通过这些先进技术获取的模型,不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方案模拟和优化,还能实现对矿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监测,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依据。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无人机激光雷达与三维扫描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应用,成为矿山数据采集与智能决策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智能化测绘在矿山安全监测与管理中的价值

智能化测绘技术在矿山安全监测与管理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潜在风险的精准识别和预警上。露天矿山地质条件复杂,边坡稳定性和地表沉降是安全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依托无人机激光雷达、三维扫描与遥感监测系统,可以实现矿区地表形变的动态捕捉和连续监测,生成高精度点云数据和三维模型,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呈现,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采取加固或调整措施,有效降低塌方、滑坡等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

除了风险识别,智能化测绘在矿山管理中的优势还体现在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上。利用高精度的空间数据,能够精准掌握矿区开采进度与实际地形变化,对比规划设计方案与实际成果,从而优化开采顺序和作业方案。同时,测绘数据的动态更新可为矿石运输道路设计、排土场布局和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支持,实现科学调度与资源高效利用。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还为矿山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绿色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更进一步,智能化测绘技术为矿山构建智慧化管理平台奠定了基础。通过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的深度融合,测绘数据能够与安全监控、设备运行和环境监测系统共享,实现多维信息的协同管理。矿区管理者不仅可以远程实时掌握矿山动态,还能依靠智能算法进行趋势预测和风险评估,从而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矿山安全保障能力,也推动了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为建设安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矿山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结语:

智能化测绘装备的广泛应用,使露天矿山在数据采集、安全监测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无人机激光雷达与三维扫描技术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测绘精度与效率,还为风险预警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持续发展,智能化测绘将在推动智慧矿山建设、保障安全生产和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广波.露天非金属矿山智能化平台建设方案探讨[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21,(03):66-69.

[2]王忠鑫,辛凤阳,宋波,等.论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设计[J].煤炭科学技术,2022,50(02):37-46.DOI:10.13199/j.cnki.cst.2021-1053.

[3]夏城楠.测绘新技术应用于露天开采金属矿山测量中的探讨[J].冶金与材料,2024,44(08):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