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探讨
张盼
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正面临巨大变革。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集中化、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将分散在各业务单元的财务职能整合到专门的服务中心,实现资源集约和流程优化。而数字化转型则为财务共享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数字化转型,首先体现在对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显著提升。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各业务单元分散管理,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容易造成管理标准不一、数据口径不统一等问题。而财务共享服务通过集中处理标准化、重复性的财务工作,结合数字技术手段,能够大幅提高财务处理效率。
(二)增强企业财务决策支持能力
数字化转型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企业数据的重要枢纽,极大增强了企业的财务决策支持能力。在传统模式下,财务数据分散存储,格式不统一,难以进行全面整合和深度挖掘。而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系统,企业能够实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有效集成,形成数据资产。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业务规律和价值点。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是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构建完善的平台是转型成功的关键。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战略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架构。该架构应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基础设施层提供硬件支持和网络环境;数据层负责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应用层包含各类财务应用系统;服务层则面向用户提供具体服务。各层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接口和兼容性,确保系统整体稳定高效运行。
第二,推动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传统企业中,财务系统往往与业务系统割裂,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时,应重点关注财务与业务的融合,通过API接口、中间件等技术手段,实现销售、采购、生产、人力资源等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互通,构建“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生态,消除信息孤岛。
第三,采用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提升平台灵活性。云平台具有弹性扩展、按需付费等优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规模和需求变化,灵活调整资源配置。同时,采用微服务架构设计应用系统,将复杂的财务功能拆分为相对独立的服务模块,既便于维护和更新,又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单元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二)优化业务流程与数据标准化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管理的变革。企业在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梳理和优化,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首先,企业应采用“流程先行”的原则,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前对财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再造。传统财务流程往往存在环节冗余、职责不清等问题,直接数字化可能导致“旧流程新系统”的低效局面。因此,企业应借鉴精益管理理念,以“价值流”为导向,识别并消除流程中的浪费和冗余环节,重新设计简洁高效的财务流程。同时,应明确划分财务共享中心与业务单元的职责界面,确保流程衔接顺畅。
其次,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治理机制。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资产,而数据标准化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基础。企业应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体系、编码规则、数据定义和计量口径,并建立数据治理组织和制度,明确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和安全管理规范。通过数据标准化,消除“数出多门”的现象,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奠定基础。
最后,推进端到端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基于优化后的流程和统一的数据标准,企业可以逐步推进财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分析,构建自动化的端到端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三)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
数字化转型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培养和引进符合新要求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是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
其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建立新型财务人才标准。传统财务人才培养主要强调会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数字化时代的财务人才需要具备“财务+IT+业务”的复合知识结构。企业应根据数字化转型需求,制定新的财务人才标准,除了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外,还应重点关注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业务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二,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研修、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财务人员的数字化能力。例如,针对基层财务人员,重点培训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技能;针对中层管理者,强化数据分析和业务理解能力;针对高层管理者,提升数字化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财务人员参与跨部门项目,加深对业务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创新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一方面,企业应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具备财务、IT、数据分析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数字化能力和创新贡献纳入评价体系,激发财务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推动财务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数据安全与风险防控
随着企业财务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数据安全和风险防控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有序推进。
一方面,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访问权限控制、加密要求和应急响应流程等。针对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应实施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如多因素认证、数据加密存储和传输、安全审计等。同时,定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构建全面的风险监控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流程进行持续监控,识别异常模式和潜在风险。例如,通过建立交易风险模型,对异常交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设置关键控制点,对重要业务流程进行自动检查和合规性验证;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变动趋势,预测潜在的财务风险。
与此同时,加强合规管理和内控建设。数字化环境下的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应根据数字化转型的特点,调整和完善内控体系。一方面,确保财务数字化转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别是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内控要求嵌入数字化系统和流程设计中,实现“合规性设计”,通过系统自动控制和智能审核,减少人为风险和道德风险,提高内控的有效性和效率。
结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它不仅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增强了企业财务决策支持能力,还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长点。然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企业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关注新技术发展和最佳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转型策略,推动财务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菁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策略探讨[J].活力, 2024(11):142-144.
[2] 赵汗.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23, 38:28-30.
[3]安云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财务工作数字化转型的优化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2):0184-0186.
[4]夏梦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升级再造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3):004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