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提质策略
俞芙蓉
甘棠镇中心小学 418400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不仅要考虑作业的实用性,还要丰富作业形式,使农村学生通过完成丰富多样的数学作业,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我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以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为例,从精减作业内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作业设计策略。
一、紧扣核心知识,精简作业内容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追求作业的数量,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小学数学只追求量的作业设计模式,而是要紧扣核心数学知识点,控制作业数量,优化作业质量,设计出贴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作业。同时,要注重作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深挖教材、精编精选习题,为学生设计有坡度、有梯度的练习,使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逐渐搭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具体而言,教师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系统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可围绕单元“三位数加减法”这个核心知识点,遵循作业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使学生由浅入深掌握核心知识点,可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教师以基础题作为切入点,设计一些三位数加减法运算题,如“ ⋅325+147=? ”和 *400-128=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运算技巧。其次,增加作业难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某农村养鸡场年初有 820 只鸡,后来又孵化了 120 只小鸡,在端午节之际销售出了 430 只鸡,问现在养鸡场一共有多少只鸡?”。最后,设计思考题,如“如果小明在做一道三位数减法题目时,不小心将被减百位上的数字看错了,把原本是 5 的数,看成了 3,得到的答案是 284,问在没有看错的前提下,正确答案是多少?”,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通过遵循层次性原则,精减作业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掌握核心知识点,逐渐搭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
二、创新作业形式,增添学习趣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事物积极而持久的认识倾向 , 兴趣可增强记忆。传统的农村小学中段数学作业以书面作业形式为主,要求学生以纸笔形式完成作答。这种作业形式,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容易使学生对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逐渐丧失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创设作业形式,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如游戏作业、实践作业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丰富数学知识储备,拓展数学学习视野,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具体而言,教师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可设计实践型作业,要求学生测量自己家房子的面积,包括门口大坪、客厅、厨房和卧室等区域的长宽信息,并分别计算出各区域的面积,再加总得到农村小院的面积。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用综合用到测量技能、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加法知识,发展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例如,小明在测量院子时,发现卷尺的长度不足,便开动脑筋,先标记出一段距离,再用卷尺测量剩下的距离,完成院子的长度测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数学应用意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
传统数学作业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标准化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只关注到了学生的共性,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使数学作业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数学学习需求。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到农村小学中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实施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针对基础层学习,设计知识点巩固题;针对中层学生,设计数学实际应用题,培养其应用意识;针对数学尖子生,要求其在完成前两个层次作业基础上,完成 1-2 道拓展层作业,促进其数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分层作业是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虽然教师对学生的分层要心中有数,但是切不可明确要求某一部分学生完成这个作业,另一部分完成另外的作业 ,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向学生说明分层作业设计的意义,鼓励其在完成本层次的作业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挑战高一层次的数学作业。
具体而言,教师在“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之后,针对不同数学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针对基础层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如“ 0.5+0.6=? ”、“ **1.3-0.7=? ”和“
”,巩固小数加减法运算知识,提升其学习信心;针对中层学生,设计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题,如“小明妈妈去农贸市场采购生活用品,她选了一袋标价为 5.99 元的洗衣粉,选了 2 个标价为 1.5 元的肥皂盒,选了一个标价为 3.92 元的肥皂,请问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培养学生读取关键信息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针对数学尖子生,设计拓展题如“小数 a 和小数 b, a+b=3.6 , a-b=0.4 ,分别求 a 和 b”,使其培养创新意识和锻炼数学思维品质。
总之,“双减”背景下,在农村小数中段学生作业设计中,要控制作业数量和优化作业质量。为实现作业提质增效,教师可从精简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和实施分层作业等方面入手,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巩固知识点,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洪春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20):22-25.
[2] 闫允英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19):30-33.
[3] 李朝文 , 安祥卓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5,(14):5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