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德育先行

作者

李锦芬

惠来县实验小学 广东 揭阳市 522000

引言

班主任作为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是学校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是否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赏识教育是指以鼓励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的优点以及长处做出积极的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仅如次,这种教育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进步,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起始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班主任要在小学阶段积极实行赏识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打造温暖积极的班级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班主任在进行赏识教育前要树立好赏识教育的理念,要发自内心的将其视为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赏识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他们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并优化其效果。

首先,班主任要利用赏识教育的理念来组建一支合理的班干部队伍,以班干部队伍来提高班级的团结程度,让班级的学生能够在班干部的带领下接受德育教育,从而营造班级内部的良好氛围。因此,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综合考虑候选人和岗位的匹配度,比如对于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让其担任体育委员,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对于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比较强且足够细心的学生,班主任可以让其担任班长或副班长,负责帮助班主任处理班级日常管理的大小事务,营造良好的学风。

其次,班主任要以赏识教育来打造新的互动模式,也就是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优点要及时进行肯定。例如班主任可以赞扬当天负责打扫教室且任务完成地很好地学生,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进行恰到好处的表扬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正确理念,从而在生活中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和学生在这种互动模式的引导下能够优化德育工作的效果,拓宽学生的发展路径。

二、挖掘学生优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高效实施赏识教育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的阶段,而班主任作为激发学生潜能的引导者要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例如班主任在面对那些聪明但过于活泼,总是胡乱打闹不能静下心认真学习的问题学生时,要积极转变视角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比如他们好动说明他们可能会喜欢运动,班主任在观察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将其推荐给体育老师让其参与校足球队等队伍,帮助这类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对自身工作进行合理改进,从而做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基于这种方式开展德育工作能够让每个都能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其自身的重视,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部准备一本班级日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班级管理的意见进行记录,班主任要经常翻看班级日记,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于一些班级日记中的共性问题可以单独拿出来让学生提出一些解决意见。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即使学生提出的意见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也不要急于否定他们,而是要用合适的语言鼓励他们,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而当学生提出的意见是有效且切实可行时,班主任更要及时肯定他们,也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奖励来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以家庭为支撑,持续延伸赏识教育

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要积极进行家校联动,与学生家长多多沟通,将赏识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让家长也在家庭生活中适当鼓励孩子并进行正面引导来实现赏识教育的连续性,实现家校联动,共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面对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时,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保证赏识教育的连续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家庭氛围。首先,班主任要通过和家长进行沟通来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知,让家长意识到赏识教育对培养孩子自信心和自主性的重要性,保证家庭和学校教育观念的一致性,从而共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个体差异性,充分了解他们的家庭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对家长做出一些要求比如家长每天都应该耐心地辅导孩子地作业,让家长多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在学生获得一些进步时家长也要及时表扬和肯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有广阔的进步空间,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在小学生德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此,教师要正确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意识到赏识教育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如何开展赏识教育,首先教师要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 .,以理想和信念为指导,将其运用到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等。其次,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尚未被发现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最后还要注意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交流,将赏识教育延伸到家庭之中,助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改玲 . 德育先行——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J]. 家长 ,2025,(17):37-39.

[2] 张立 . 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探究 [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1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