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 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单元规划设计
李红瑛
德庆县第一小学 广东 肇庆 526600
单元备课一般从单元规划和课时设计两方面着手。单元规划是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阶段,是课时设计的准备阶段,统筹引领整个单元教学的开展。现实中,不少老师疏于钻研单元整体规划,急于进行课时设计,导致单元知识教学碎片化,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链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直接影响学习和育人效果。本文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为例,重点探讨单元规划阶段的设计策略。
一、读懂教材,让语文教学更有效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并非是简单的文本与问题的汇编,它既有隐含的知识框架,又体现对学生能力培养与成长发展的考量。教师只有把教材读透了,才能提高单元统整和精准施教能力。
(一)读懂单元导语
部编版语文课本,每个单元的首页的两句导言,凝练地呈现了本单元学习的主题、阅读能力培养要点和写作能力要求,导语页上的文字信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导语页,揭示的学习主题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风民俗),指明的阅读能力培养要点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提出写作能力要求是“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二)读懂单元框架
一个单元通常包含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知识和实践活动,所有教学内容均围绕既定的主题及能力培养目标有机组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构建了“价值导向- 能力目标 - 实践路径”三位一体的教学框架,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融合,以寻访年味、品味民俗、展示风情活动为载体,实现语言实践运用。
(三)读懂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往往承载着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解析这些问题有助于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确保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核心目标展开。这些问题既能引导学生整体理解文本,又巧妙渗透阅读能力训练,实现知识应用和能力发展的双重目标。
(四)读懂知识的逻辑链
梳理知识的逻辑链条,帮助教师深化学习认知,助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与教的双效。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针对“分清内容的主次”这一读写能力的培养,主要落实在中高年级(3-6 年级),具体如下:


这一能力的培养呈现递进式发展,起始于三年级感性认知,至六年级达成熟练运用,教师需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
二、确立目标,让评价设计更合理
读懂教材是基础,确立目标是引领教学。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特点、教材内涵、课程标准,合理构建单元教学目标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一)确立关联教材与课标的素养目标
基于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应当以素养培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教学评一体化”组织教学。教师要着力构建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通过教、学、评的协同作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在依据教材制定素养目标时,必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只有实现教材内容与课标精神的深度融合,才能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单元教学方向。基于此,本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如下:

(二)设计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评价
在明确单元素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通过评价工具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设计是教与学的枢纽,上接学习目标,下连学习活动。结合本单元目标与内容,从基础达标、能力提升、素养拓展进行评价,确定单元总的评价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 单元要素:学生阅读文本,能够借助思维导图介绍习俗活动及寓意,分清主次。
2. 作业评定:评定学生的字词掌握、朗读课文及背诵古诗文情况、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表达水平。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认真听课、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
4. 课外作业:考查关联阅读、查阅资料、调查民俗、积极布展等进行素养综合评价。
三、规划学程,让学习活动更有序
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可以将教学内容按照主题、知识点进行划分,形成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活动进行教学。
(一)规划任务,统领式撬动单元学习
素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具体教学内容,通过整体规划核心任务及分解出阶梯式的子任务,形成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链,实现学程的有机推进与素养的渐进养成。六下第一单元的内容包含了地方风俗、传统美食、多个节日风俗、戏曲风俗,习作教学侧重传承和弘扬家乡风俗,因此,设计了“赏民风民俗 . 赞多彩中华”这个大任务以及四个子任务展开学习(见下表)。在完成这一个个前后衔接、由易到难的子任务时,始终目标明确,进阶可测。


(二)整合内容,提升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整合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顺序调整、板块合并的适度调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链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避免碎片化学习的弊端,提升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整合“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能分清主次,了解详略安排目的,体会详写的好处,了解民俗寓意,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与多样;学习《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品味民俗”就合并学习“阅读链接”;学习《古诗三首》,将三首古诗作为一个整体去学习,避免一首一首地去学费时。
如此,通过“读懂教材 - 确定目标 - 设计评价 - 规划任务 - 整合内容”五个阶段,基本完成了单元规划阶段的工作,为下一步各课时的具体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但如何规划得更科学,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燕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 - 学 - 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J].读写算 ,2025,(09):55-57.
[2] 百度文库 . 山樵书屋,单元统整“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EB/OL].2025-02-09.https://wenk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