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的应用

作者

陶继宏

张家港市文昌小学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包含多种音乐作品,本文以五年级下册“童声中国娃”单元内容为例,首先对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引导学生独立鉴赏实现对音乐文化魅力的感悟;接下来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并借助具体的教学活动完成对相关任务的布置,促使学生全方位的理解音乐教学的内涵;最后教师也及时提出多元评价的构建机制,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

一、依据单元主题,重构教学内容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对教学的顺序以及内容进行重构,梳理教学的思路,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实。在单元内容的引领下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初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对“童声中国娃”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如《童声里的中国》作为合唱歌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草原小姐妹(一)草原放牧》讲述了民族特色和韵律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民族的情感;随后教师可以对教学思路进行梳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认为这一单元的民族音乐都表达了什么情感?我们应该对这个单元设计什么主题?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结合数字化平台进行直观的讲解,并最终确立教学思路,对每一首歌曲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以此来提升学生歌唱、演奏、识谱等基础的学习能力,不仅完成对单元内容的重构也改善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

二、创设单元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教师在完成单元主题设计之后,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细化,通过设计教学情境,不断深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引导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在情境中教师还应该尝试完成任务设计,在活动中完成对歌曲的欣赏。例如在进行“童声中国娃”单元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生动的语言根据单元主题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感悟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自己对歌曲的内容、旋律等不甚了解,又该如何学习音乐歌曲呢?教师在提取学生的建议之后,可以结合学生的问题以及需求设计学习任务,借助数字化平台对音乐内容进行解释,结合歌词利用旋律和乐器进行情感分析,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演唱,在演唱过程中理解相关音乐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聆听和赏析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学习的认识,实现学生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的双重提升。

三、组织教学活动,落实任务驱动

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实现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围绕之前建立的大单元教学主题,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并完成对音乐情感和思想的深度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布置“载歌载舞,体验幸福生活”这一实践活动任务,通过聆听和赏析《童声里的中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旋律,教师还可以对具体的歌词进行标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分析;此外在学习《草原小姐妹(一)草原放牧》歌曲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设计音乐知识练习题,让学生知晓具体的歌曲节拍,以及相应展现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理论的同时助力其思维和意识的全面提升实现对作品本质情感的感悟,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任务设计,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关注单元任务,实现多元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任务驱动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教学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新时期的音乐教学,需要积极落实多元评价的机制。并鼓励学生逐步完成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家庭评价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构建新形势下的评价体系。例如在“童声中国娃”这个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基础能力设计多个评价标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音乐学习感受,结合肢体动作和旋律理解乐理知识,教师还应该依托单元实践任务对学生的歌唱方法进行分析和引导,并借助情感内涵讲解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下,实现小学音乐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需要对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进行明晰,并借此完成对单元教学主题的构建;在学生对单元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情境创设,并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在课后教师还应该通过多元评价检测单元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洁 . 大单元视域下中小学音乐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构建与实践[J]. 琴童 ,2024,(17):96-98.

[2] 蔡露露 .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J]. 教育界 ,2024,(2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