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作业设计
陆晶玉
桐乡市石门路学校 314500
摘要: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作业的设计,需要基于教材编排逻辑和学情特点,将单元内的不同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成有价值、有意义、有坡度的学习任务,进而形成一个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情境。基于此,本文就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对策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积极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作业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单元整组作业的设计要基于单元的课程目标和育人价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用”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把真实的任务与情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方案。整组作业不仅是对课内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运用,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单元整组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要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
1.设计指向素养的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要以素养为核心,把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双线结构”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角度出发,单元整组作业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学习内容;二是通过做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是通过做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阅读和表达能力、探究和实践能力、合作和交往能力等。
以“语文素养的提升”为作业设计的总体目标,在作业内容上要聚焦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国家”为主题开展的,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作业:完成一份小报。这个作业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一幅小报作品,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印象,还培育了学生的爱国情怀[1]。
2.设计真实情境的作业内容
在设计单元整组作业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去展现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语文要素,充分发挥语文要素在整组作业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松鼠》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内容:(1)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如:松鼠的生活习性、饲养方法、生物链等。(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3)让学生围绕“动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4)交流后,再回到课本中读一读《松鼠》这篇课文。再以“动物为人类做过哪些贡献”为话题设计一个小作业,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业设计既符合教材的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都是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学习、探索和发现的。这样的作业设计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设计多样灵活的作业形式
单元整组作业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如写一篇阅读理解或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或写一篇童话故事;或写一篇关于名人故事的读后感等。这些作业形式可以是多个学科整合起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可以是某一个学科的单项训练,还可以是几个学科之间的整合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荷花》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写一篇《我爱家乡的荷花》。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阅读探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了解有关荷花的知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荷花、写出自己喜爱的理由。这些作业形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每个单元整组作业的学习资源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对单元整组作业的要求,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资源。
例如:“口语交际”任务,可结合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设计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请你说一说今天你去了哪里?见到了谁?有什么感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吗”;“请你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这样设计学习资源,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口语交际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学习资源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突出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学习资源才能让学生乐于使用、善于使用。
5.设计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因此,单元整组作业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学习目标设计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根据课后习题完成《桂林山水》一课的预习,阅读课文后完成《桂林山水》一课的读书笔记,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能从课文中体会作者对美丽山水的喜爱之情;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小作文。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可以布置“读书分享会”这个任务,让学生先读《中国少年说》等课外书。然后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2]。
结语
单元整组作业的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作业布置,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或课时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从多个维度展开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学习,能够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拓展等方面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探究和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周玉妹.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实践探究[J].教师博览,2023,(30):
[2]杨静.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