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实践探究

作者

王静静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石莱镇中心小学 271217

前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小学班主任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不断改善班级管理方式,让班级管理工作在互联网 + 背景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助力。

1、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管理方法

传统班级管理方法早已落后,部分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会利用制度、规范、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班级内的生活、学习,都受到各种班级制度的限制,虽然这能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但会对学生的思维、行为造成限制,这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学生情绪往往较为低落,这对其学习质量会造成影响。甚至部分学生在压力之下,还会出现退缩情况,这些学生会畏惧制度、畏惧教师,不愿与教师接触,甚至害怕到学校上课,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

在互联网 + 背景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一定要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并基于互联网技术,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互联网 + 背景将管理从现实世界拓展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内容开展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互联网 + 时代带来了诸多可视化技术,在过去,教师想要为学生展示一些内容,往往只能依靠图文方式。但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达成教师所需求的目标。例如,教师想要展示团结的力量,在过去往往只能依靠言语、图文案例讲解,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身心发育尚未完全,难以理解过多抽象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接展示一些生动的视频案例,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结的概念,并对团结产生认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这对于提升管理质量有着良好帮助。

2、提出自我管理概念

在过去,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大量依靠制度、班干部,部分教师还会让班干部记录学生的违纪情况并上报,这会严重破坏班集体的团结,多数学生会对班干部敬而远之,认为班干部就是一群只会“打小报告”的人。同时,这种管理方式让班级内的气氛较为压抑,每一名学生都害怕一着不慎,自己的名字就会被记录在“小本子”上,精神始终无法得到放松,也就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之中,对学习质量造成了影响。

在“互联网 + ”背景下,教师应提出自我管理概念,强调让学生对自身进行管理。教师为学生提供系统访问账号,学生通过系统就能查询到自身违纪情况,在每周结束时,系统会根据学生违纪情况、学习情况、行为习惯、道德素养等信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通过这种对比,就能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让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努力对自我进行管理。由于系统评价十分客观、科学,并且每周评价一次,这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获得良好的正反馈,在长期的自我管理后,学生逐渐会形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其道德素养、行为习惯也逐渐培养成型,这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1]。

3、利用互联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利用互联网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多数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在线下交流时,会由于性格等因素,难以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心事向教师倾诉。但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由于无需面对面,师生在聊天时会更加放松。同时,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部分教师会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谈心,但多数教师并非独立办公室,办公室中可能有大量教师、学生出入,这使得学生在倾诉时压力巨大,这些学生往往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心话,教师也就无法了解学生真实想法[2]。

教师可以建立线上沟通渠道,学生能通过线上的方式,直接与教师交流,这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线上环境中,学生由于无需直面教师,其心理压力较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愿意对教师倾诉内心压力,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同时,线上交流还具有良好的私密性,在交流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人,这也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其能更好地倾诉,以便教师更高质量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结语

在互联网 + 背景下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会面临全新的问题和挑战,但信息化技术同样也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帮助。教师应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管理理念,并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线上交流、AI 系统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确保管理工作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J]. 天津教育 ,2024,(17):44-46.

[2] 贾存瑞 .“互联网 + ”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J].中国新通信 ,2024,26(1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