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毛红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东逸湾实验学校(小学部) 528300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阅读是其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其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能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愿意积极主动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借助信息技术融入阅读内容等层面入手,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效果提升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阅读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往往要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才能理解教师课堂讲解的内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阅读文本中的枯燥文字,难免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从而失去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将阅读文本配上插图、音频和视频等,使文本中的内容更加生动呈现在学生眼前,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主动阅读。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传统文字式阅读内容易显枯燥。信息技术可融合图文、音视频等,将教材阅读内容生动呈现,契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文本。
具体而言,教师在《他像一棵树》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他”的人物形象,可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从网络中搜寻一些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网络收集一些老北京人力车夫的工作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为学生直观呈现北京车夫工作的场景,使学生对祥子的人物特征有个更加直观的理解。在学生观看完教师提前准备的有关老北京视频和图片等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祥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在阅读文本中会用一棵树来形容车夫,使学生理解文本中核心词“挺脱”的含义,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建情境,强化学生感性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生更加生动呈现阅读文本中的内容,还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沉浸式的约定氛围中,透过文字,感受作者传递的中心思想,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功能,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生动还原阅读文本中的内容,增加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阅读感悟力的有效提升。借助情境教学,能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阅读文本中的内容,强化对阅读主题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后续阅读奠定基础。
具体而言,教师在《草船借箭》教学中,为了给学生还原这一名著的经典片段,增加学生阅读感知力,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佩戴桌面上的虚拟现实设备,为学生还原草船借箭这一生动场景,使学生能够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阅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学生在佩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后,能清晰看待曹军水寨和借箭的场景,使学生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这一历史事件之周,强化对故事情节的认知,更好地理解诸葛亮这一神机妙算的人物特点。
三、丰富课外阅读资源,帮助学生领悟文化内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通过教师的课堂知识讲解来获得语文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课外语文知识的途径有限,限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在语文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能为学生丰富阅读资源,使学生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促进其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拓展多元阅读文本,使学生借助多元文化,感受不同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具体而言,教师在完成《景阳冈》等名著选段课内教学后,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名著的文化内容,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推荐这些片段的原名著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这些名著的延伸文化产品,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绘本和有声读物及影视资源等,可借助微信班级群和在线教育平台等方式推送到学生手中。通过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不仅能丰富学生阅读知识储备,还能使其在阅读中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感受阅读文本中的文化魅力,促进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有效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在线教学平台,可利用该平台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平台中填写阅读反馈。教师可登录教师的在线教学平台账号,了解班级阅读数据,如阅读时长、阅读讨论情况等,依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来调整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从借助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具体教学开展策略来看,首先,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呈现阅读文本中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性认知;再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内阅读文本相关的课外名著阅读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收集和整理学生的阅读数据,评估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以此调整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宝科 .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J]. 读写算 ,2025,(16):97-99.
[2] 庄幼妹 . 情境创设数字赋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策略探析 [J]. 考试周刊 ,2024,(4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