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巧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

徐美艺

和平县阳明镇新社学校 广东省 河源市 517200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巧妙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方法包括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堂导入,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趣味教学,通过游戏、亲身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乐趣。最后是利用生活资源进行作业设计,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练习题或任务,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通过巧妙利用生活资源,可以有效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关键词:生活资源;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巧妙利用生活资源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介绍三种利用生活资源的方式,包括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堂导入、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趣味教学以及利用生活资源进行作业设计。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堂导入

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帮助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如生活中的故事、实际情境等,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和理解力。生活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进行秋天这篇课文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身边的秋天景象来引入课堂。例如,可以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小本子和一些彩色笔,让他们画出校园、公园或田野里秋天的景象。在课堂开始时,可以请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秋天景象和感受。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事物,如黄叶、大雁等。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秋天的特点和变化,例如天气变凉、树叶变黄、大雁南飞等。通过这些观察和描述,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激发他们对于《秋天》这个话题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秋天》,并和学生一起观察课文中描述的秋天景象。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将通过观察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秋天景象来导入课堂,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秋天》的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趣味教学

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趣味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游戏、亲身实践等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乐趣。生活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趣味教学,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巧妙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生对《雷雨》这篇课文的兴趣,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们思考和探索。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张描绘雷雨情景的图片。学生们可以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感受雷雨的氛围,并想象自己身处其中。随后,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例如,“你认为在雷雨天气中,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一动不动?”或者“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你觉得蜘蛛为什么会从网上逃走?”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在雷雨中发生的现象。在学生思考和讨论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并通过分享和交流来互相学习和启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和分享观点,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雷雨》这篇课文,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体验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的趣味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利用生活资源进行作业设计

利用生活资源设计作业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兴趣。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练习题或任务,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生活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建立起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通过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语文成绩的提高。

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体验和理解《端午粽》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可以和家人商量,在家中一同制作粽子。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线上课堂来收集学生们亲手制作粽子的照片或视频。然后,在学生完成制作粽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描述他们亲手制作粽子的过程和感受。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制作粽子的步骤、使用的材料以及最终的味道和口感。他们还可以表达对于粽子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悟。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的作业成果。可以通过班级展示、线上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于粽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可以不仅理解课文中描述的粽子制作过程,还有机会通过亲手制作粽子来体验和感受。他们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对于粽子文化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作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们在家中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意义,培养家庭情感和亲子关系。

结语

巧妙利用生活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通过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利用生活资源进行作业设计,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兴趣。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谢同凤.巧用生活资源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新教育,2023,(S2):

[2]成晓红.生活处处皆语文——略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4):

[3]刘双平.巧用生活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智慧,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