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日记带给我的写作成长故事
熊雲慧 何鑫指导老师
湖南武冈市思源实验学校 422400
就在去年秋末的一个黄昏时分,我身着校服外套,以蹲姿处在小区的花坛旁边。当时,我的目光聚焦在一个纸箱内,纸箱里有一只小猫,由于天冷,它已蜷缩成一个黑色的绒球。那小猫的眼睛,仿若覆盖着一层雾气的黑色玻璃珠子,随后,它发出一声细微的“喵”叫,声音纤细得仿佛一根棉线。在那个时刻,我根本无法预想到,这只后来被我命名为“煤球”的小动物,竟然能够使我——那个以往写作文总是被当作反面范例的所谓“困难学生”,转变为一个可以在日记本里描绘出如春天般美好景象的人。
一、铅笔尖下的 “记账本”
在将煤球带回家的首日,母亲拿出一本带有锁具的蓝色笔记本,叮嘱道:“既然已然下定决心饲养它,就务必学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每日记录些内容,权当作是为煤球撰写成长记录档案。”我伏在书桌前,笔尖在纸张上戳出好些个小孔,好不容易才挤出四行文字:“10 月15 日,天气晴朗。煤球食用了半把猫粮,喝了三口水,睡了整整一下午。因其毛色黝黑,故而取名为煤球。”
写完之后,我颇为得意地甩了甩手腕,自觉犹如天才一般——既圆满完成了母亲安排的任务,又没耽搁观赏动画片。可到了次日的早读课,语文老师手持我的日记踏入教室时,我瞧见她捏着纸页的手指竟在微微颤抖。“同学们,”老师稍稍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一同来品鉴一篇‘极为简洁’的日记。”
当念到“喝了三口水”这句话,后排的男生笑得猛烈地拍打桌子,前排的莉莉转过脸庞,辫子上的蝴蝶结都跟着颤动:“王小明,你难道是替煤球当算账的吗?”瞬间,我的脸一下子热得如同被放置在暖炉之中。课间时分,把日记本塞到书包最底部时,听到纸页发出仿佛带着委屈的沙沙声响,好似在抱怨我写得实在差劲。
那天放学后,煤球正蹲在窗台上瞧着麻雀。它踮起脚尖的模样宛如跳芭蕾舞的小演员,尾巴依照麻雀飞行的轨迹轻轻晃动。我突然间留意到,早上出门时它爪子上沾染的牛奶污渍,此刻已然变成浅褐色的小斑块。原来呀,它今日可不单单只是吃喝睡觉,还悄悄跳到了窗台上,并且在我的作业本上留下了一朵小梅花印。可为啥昨天就没察觉到这些呢?
二、发现会呼吸的细节
真正着手认真记录日记,缘起煤球惹出的那场“大麻烦”。当时我去上学不在家,它竟然咬坏了妈妈的羊毛围巾。洁白的毛线缠得它浑身都是,瞧那模样,恰似身着破旧婚纱的小小新娘。我见状,拿起尺子就想教训它,可就在这时,却留意到它耳朵后面有一撮极为柔软的绒毛,还粘着一根闪闪发光的毛线,那圆滚滚的眼睛里噙着泪水,仿佛已然知晓自己闯祸。
当天,我在日记里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一页。“煤球的爪子犹如刚包制好的饺子,粉嫩的肉垫上还粘着羊毛。当它躲在沙发底下时,尾巴尖总会忍不住微微晃动,似乎是在暗自观察我的神色。妈妈讲那条围巾价值两百元,然而看着它蜷缩成一团黑毛线的姿态,我突然间觉得这团毛线比围巾更为可爱。”
写完后,我对着纸面发起呆来,未曾料到无需刻意算计字数,竟也能写出这么多内容。妈妈检查作业时,不经意间笑出了声,她指着“饺子爪子”这个词说道:“这个比喻就像撒了芝麻的糖包,充满趣味呢!”我挠着后脑勺,傻傻地笑了,生平第一次发觉,文字原来也可以像糖果那般富有滋味。
自那之后,我仿若化身侦探,对煤球展开细致入微的观察。当煤球打哈欠之际,会露出两颗小巧且尖锐的牙齿,宛如隐匿其中的两颗细碎钻石;而在其舔毛之时,前爪会将耳朵捂住,恰似在进行某种不宜示人的行径;甚至就连其拉完屎后掩埋猫砂的模样,都仿佛是在构筑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小城堡。这些观察所得,使得我的日记本逐渐变得充实起来,纸页之上开始涌现出诸多被标记为波浪线的精妙词汇与优美语句。老师以红笔所写的评语,也由最初的“继续努力”转变为“富有画面感”。
某天早读课期间,老师忽然念起我日记中的内容:“煤球把乒乓球推进床底时,其尾巴竖直得犹如一根天线,仿佛正在接收‘如何将球弄出来’的信号。”全班同学听闻后皆笑了起来,此次的笑声中并无嘲讽之意,莉莉更是转过身来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彼时,阳光透过窗户倾洒在我的作文本上,那些黑色的字迹仿佛都散发着熠熠光芒。
三、给句子穿上 “花衣裳”
煤球首次跃上冰箱顶部的那日,彼时我正在撰写以“春天来了”为命题的作文。当目光凝视着“小草绿了,花开了”这几字,正处于发呆之际,猛然间听到头顶上方传来“咔啦”一响。抬头望去,只见煤球正蹲在冰箱顶部,它的尾巴不经意扫落了妈妈的发圈,那清晨的阳光给它整个身体都镶上了一层金色边缘,恰似神话故事里头的黑猫警长。
我即刻扔下作文本,朝着煤球所在的方向奔去,就在这时,灵感好似打开的水龙头,源源不断地往外冒。当天的日记当中,我这般写道:“煤球站立在冰箱顶部的模样,犹如头戴金色王冠的国王。它脚下垂落的绿萝,仿若变成了绿色的窗帘,阳光穿透它的耳朵,在墙壁上投射出如蕾丝一般的影子。”写完之后,感觉意犹未尽,又添画了一只头戴王冠的小猫。
第二天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拿着我的日记在讲台上走来走去,说道:“大家瞧瞧这个‘蕾丝般的影子’!王小明同学掌握了给句子增添修饰的方法,就好像给句子穿上漂亮花衣一样!”随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带有蕾丝花边的裙子,并表示恰当的比喻就如同精美的服饰,能够让文字变得更加优美。
从那之后,我每一天都致力于为句子寻觅 “新衣裳”。比如煤球在阳光下翻滚,我就会写成 “它把自己晒成了一块即将融化的黑巧克力”;当它追着激光笔奔跑,我便描述为 “像在捕捉逃跑的星星”;甚至它打喷嚏的模样,也被我形容成 “黑色小火山喷发啦” 。这些奇妙的比喻,使得我的日记本犹如一本童话书。有时候写完之后,我自己都会反复诵读好几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当前每天完成作业后,我会与名为煤球的猫咪一同趴在地毯之上记录日记。煤球有时会将爪子轻置于我的手背上,有时又会在纸页间留下仿若小梅花印记作为特殊“印章”。可以明确知晓,这些承载着猫毛及墨香的文字,正在默默塑造一种类似时光载体之物。待我成年以后翻阅它们,就能瞬时回到这个满是煤球相伴与文字萦绕的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