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研究

作者

张伟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摘要:游戏教学法是幼儿课程实施中的常用手段,因学龄前儿童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更热衷于参与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这种兼具娱乐性、体验性、教育性的教学手段更能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游戏中获取一些知识和技能。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通过将学习活动构建为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来驱动幼儿的自主参与,在寓教于乐中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更符合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且在多元化多样性游戏活动的参与中,可促使幼儿获得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课程游戏化;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得的,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目前,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因游戏教学资源具有趣味性十足的特点,更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游戏项目,可以使幼儿在多元化的游戏体验中获得身体素质与学习品质的全面发展。然而从当前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仍存在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较少、教师指导不足、师幼缺乏互动性、创设环境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教师要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目标和需求,开发多元化多样性的教育活动,并秉承课程游戏化的原则进行教学实施,充分发挥游戏的寓教于乐功能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一、开展建构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从幼儿区域活动的实施现状来看,建构区活动是最普遍开展的一项内容,因建构区活动中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使他们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发展想象创造能力,更是因为建构区活动可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使他们在合作完成建构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的学习品质。可见,建构游戏是锻炼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进行趣味性主题设计和合理的材料投放,在活动中增强幼儿的手脑协调与操作能力。

在建构游戏的开展中,教师会给出建构主题让幼儿先进性想象创作,将自己想要搭建的内容先绘制为图纸,这个过程主要为了让幼儿的想象力实体化。接下来,幼儿要根据图纸选择需要运用的道具材料,可以独立完成搭建任务,也可以合作的形式与同伴一起完成建构作品。整个建构游戏是对幼儿注意力、耐心、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可促成专心致志的学习品质。

二、开展益智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

幼儿处于心智启蒙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其进行智力启蒙教育,为幼儿后续的学习发展做好铺垫。益智游戏以开发幼儿智力为主,倡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掌握全新的经验及技能。且益智游戏包含的种类丰富,既有着以动手操作为主的九连环、魔方、七巧板等小型操作游戏,可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启蒙发展,又包含积木、拼插类游戏,可用于锻炼幼儿的空间观念,对创新能力也有较大启迪。

一方面,益智游戏活动的开展中要遵循“教学为本、游戏为辅”的原则,将游戏作为教学的载体,其重点在于启迪智慧,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如:在魔方、魔尺、棋类、华容道、九连环之类的游戏中,要从操作过程中引出问题解决方法,让幼儿从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益智游戏还要与生活相联系,如:在美工类益智游戏中,让幼儿搜集一些石头、落叶、树枝、花瓣作为道具,制作出一幅创意的“立体画”。

三、开展扮演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读薄弱,他们对认识新事物时更需要在感官接触中来获得认知经验,这充分印证了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游戏化本身就具有社会教育的作用,能够在游戏的参与互动中给幼儿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沟通表达与合作行为。开展角色扮演类游戏不仅符合幼儿爱玩好动的天性,还能够促进他们在不同情境的扮演模拟中丰富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

例如:在“职业体验”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先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情境话题组成活动小组。像是购物场景中需要幼儿分别扮演导购员、收银员和顾客,按照生活经验进行模拟购物对话;在医院情境中,幼儿需要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挂号、询问病情、拿药等一系列对话练习。这个过程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实用性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课程游戏化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中正在大力践行的一项育人理念,强调了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在实践体验中内化知识技能、发展自我认知。并且,课程游戏化还具有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作用,游戏中可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合作能力、竞争意识,这些所组成的行为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关键品质。本文主要叙述了建构性游戏、益智类游戏和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作用和开展方式,旨在于促进幼儿在动手实践能力、智力发育和社会性发展三方面有所提升,这种具有多元化、趣味性、体验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维度提高幼儿园活动的实施水平。

参考文献

[1]田丽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施策略探究[J].教师,2022(35):78-80.

[2]周静.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J].家教世界,2022(2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