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

靳生芳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省海口市

摘要: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概念理解与掌握。分析其有效性,需关注情境创设的目标、方式及效果。从贴合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样化手段等方面着手,可提升情境创设质量,助力物理概念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引言:高中物理概念抽象,学生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情境创设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直观性。探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物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物理概念往往较为抽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物理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是构建完整物理教材的系统,分别是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其中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规律和理论、总结物理现象和事实的基础。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庞大且复杂,如果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有趣的情境,如以星际探索为情境讲解万有引力概念,能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再者,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处于特定情境中时,他们需要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来理解物理概念,这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意义。

2.影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

2.1情境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

情境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是影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如果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脱节,即使情境再生动有趣,也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例如,在教授动能概念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如果创设的情境是关于光的折射现象,虽然这个情境可能很有趣,但与动能概念毫无关联,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无法获取关于动能的有效知识。只有当情境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如创设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撞击木块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在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到质量和速度对动能的影响,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2情境的真实性与趣味性

情境的真实性与趣味性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真实性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对物理概念的认同感。比如在讲解摩擦力时,以人们在不同路面行走的感受作为情境,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同时,趣味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有趣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以超级英雄利用物理原理拯救世界为情境,将物理概念融入其中,学生更容易被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情境所吸引。然而,如果情境缺乏真实性,过于虚构或者与现实相差甚远,学生可能会对物理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而如果情境缺乏趣味性,就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情境创设失去应有的作用。

2.3教师的情境创设能力

教师的情境创设能力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物理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情境来解释物理概念。例如,在讲解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现象可以作为情境,并且能够准确地阐述其中的物理原理。教师还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情境。如果教师总是使用千篇一律的情境,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比如在讲解电容器概念时,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电路情境,以新型电子设备中的电容器应用为情境,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此外,教师的表达能力也很重要。教师要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如果教师表述不清,即使情境很好,学生也难以理解其中的物理内涵。

3.提升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策略

3.1基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基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提升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概念。例如,在教授压强概念时,可以以人们在雪地里行走时穿不同鞋子的现象为情境。当穿着平底鞋时,人会陷进雪里,而穿上滑雪板则不会,通过这个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源于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概念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同时,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的情境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热传递概念时,以家庭中使用的暖水瓶为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暖水瓶的结构来理解热传递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其他的热传递现象。

3.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情境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情境对提升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手段具有直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可以为物理概念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情境资源。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原子内部的电子云、原子核等结构,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原子的微观结构,相较于单纯的口头讲解,这种视觉上的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结构的概念。多媒体还可以展示一些物理实验的过程,尤其是那些难以在课堂上实际操作的实验。如在讲解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概念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科普视频,视频中通过模拟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等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此外,多媒体手段还可以结合声音、图像等多种元素,营造出更加生动的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鼓励学生参与情境构建

鼓励学生参与情境构建是提升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有效策略。当学生参与到情境构建中时,他们会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例如,在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构建一个简单的物理情境,如设计一个单摆实验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设置实验条件、如何测量相关数据等,这些思考过程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学生参与情境构建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创设的情境,而是成为情境的创造者。例如,在讲解光学中的折射现象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构建出不同的折射情境,如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的情境或者玻璃砖中的光线折射情境。这种自主构建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物理概念背后的原理,从而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效的情境创设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重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通过不断优化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提高物理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过申兵.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1):194-196.

[2]童军,闫士利,詹政.生活实践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40):118-121.

[3]尹炜.新高考模式下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路[J].天津教育,2023,(3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