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业领域能源即服务模式营销策略分析

作者

赵子龙

身份证号码:410811198906140014

引言

传统的能源供应与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工业企业日益复杂的需求,工业能源即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将能源服务进行整合与创新,以类似于订阅服务的方式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解决方案,涵盖能源采购、能源管理、节能改造等多个环节,使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优质、高效的能源服务。对于能源服务企业而言,如何成功营销工业能源即服务模式,打开市场局面,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 能源即服务模式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1 目标客户定位与需求分析不准确

市场营销中实施能源即服务模式时,若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或需求分析不够深入,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重影响该模式的推广效果。作为能源即服务模式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和能源密集型行业对能源效率和成本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每个企业的具体需求和痛点都千差万别。如果未能对目标客户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仅仅把握表面上的共性需求,而忽视了每个企业独特的能源使用现状、管理痛点和未来发展规划,那么所提供的能源即服务解决方案很可能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不深入的需求分析还可能导致能源即服务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如出现与企业现有生产流程无法无缝对接、员工操作和维护技能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进一步削弱客户对能源即服务模式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后续的推广和合作埋下隐患。

1.2 绿色金融工具与品牌定位的“错配”问题

首先是融资工具属性与品牌叙事脱节。绿色债券、碳中和债等工具的核心优势是低成本融资,但部分企业将其包装为“品牌环保决心”的象征,却未将资金用途与产品差异化优势结合,品牌价值未与具体产品场景绑定,导致营销效果停留在财务层面。其次是短期融资目标挤压长期品牌建设。部分企业为满足绿色金融工具的发行条件,过度聚焦短期碳排放数据优化(如通过碳抵消而非技术创新降碳),忽视长期技术研发(如钙钛矿电池、绿氢制备)与供应链低碳体系建设。

1.3 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新兴能源服务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创新能力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但在能源资源保障、品牌影响力方面相对较弱。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内部的能源服务部门对工业生产流程熟悉,能够提供精准的能源服务,但在市场拓展能力、服务多元化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例如,某传统电力公司在向能源即服务转型过程中,虽然能源供应稳定,但在为工业企业提供个性化节能改造方案时,因内部流程繁琐、技术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变化的需求;而一家新兴能源服务企业在分布式能源项目实施方面技术先进,但在获取大规模能源资源时面临一定困难。

2 工业领域能源即服务模式市场营销策略

2.1 明确目标客户定位与需求分析

明确目标客户定位。在工业领域推广能源即服务模式时,需精准定位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和能源密集型行业等目标客户——这些客户对能源效率和成本有着极高的要求,正是能源即服务模式大展身手之地。首先,要深入了解这些企业的具体需求,包括能源使用现状、管理痛点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量身定制综合性的能源即服务解决方案,涵盖能源监控、优化调度、节能改造等多个方面。其次,需加强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能源即服务系统与企业现有生产流程能够无缝对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企业员工掌握系统操作和维护技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最后,还需定期评估能源即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根据反馈持续优化方案,确保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做好需求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能源需求和使用模式存在差异,只有充分了解这些特点,才能为其量身定制适合的能源解决方案。针对目标客户进行详尽的需求分析是推广能源即服务模式的关键策略之一。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全面掌握客户的能源管理现状,包括能源消耗量、使用时段、峰值负荷等,以及现有的能源管理系统和流程。其次,明确其在能源使用上遇到的瓶颈和挑战,比如能源效率低下、成本过高、排放超标等问题,以及通过能源即服务模式能够实现的预期效果。最后,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共同探讨和制定符合其实际需求的能源即服务实施方案,通过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能源即服务模式的成功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2 强化金融工具与品牌价值关联

企业不能仅将绿色金融工具当作融资手段,要深入挖掘其与产品差异化优势及品牌定位的紧密联系。例如,在使用绿色债券、碳中和债资金时,要围绕产品的低碳性能提升、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展开品牌叙事。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例,若使用绿色金融资金优化电池回收体系,品牌宣传中应强调这一举措如何让消费者受益,如电池回收再利用可降低未来更换电池成本,同时提升产品的环保形象。另外,企业要平衡短期与长期目标,在满足当前绿色金融工具发行条件时,不能忽视长期技术研发与供应链低碳体系建设,将短期成果与长期规划相结合,融入品牌故事中,提升品牌长期价值。

2.3 合作伙伴渠道利用

与相关领域的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共享渠道资源。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将能源服务与设备销售相结合,在设备销售过程中,向客户推荐配套的能源服务;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金融机构的客户资源网络,向工业企业推广能源金融服务,如能源项目融资等。同时,通过合作伙伴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渠道,提高能源服务的市场覆盖率与知名度。

2.4 聚焦不同诉求实现精准营销与协同合作

针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不同的价值认知,企业需要开展分众化营销。对投资者,重点构建“绿色财务故事线”,量化指标如绿色债券投资回报率、项目盈利预测等。对消费者,着重宣传产品的低碳属性以及绿色金融资金对产品低碳性能提升、用户端体验改善的具体作用,像光伏企业可宣传绿色融资资金如何降低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而降低用户的度电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即服务模式作为当前能源市场变革中的重要力量,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加强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及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机制等市场营销策略,使能源即服务模式在工业领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能源即服务模式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引领能源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振兴,王苏亚.新能源企业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08):213-214.

[2]任贺宇,何潇蓉.新能源发展下电力营销市场开拓的有效策略[J].太阳能学报,2022,43(10):544.

[3] 袁淑华. 数字化营销技术在种业公司市场推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J]. 分子植物育种,2024,22(11):3791-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