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换技术于动力工程的创新实践
吴洁明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摘要:能源转换技术在动力工程领域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索新型能源转换方式,能提升动力工程效率与性能。分析能源转换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及面临挑战,提出针对性创新策略,可推动动力工程在能源利用上的变革,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能源转换技术;动力工程;创新实践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与环境问题凸显,能源转换技术在动力工程中的创新实践成为关键。传统动力工程面临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而能源转换技术的创新能突破局限。研究其在动力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1.能源转换技术基础
能源转换技术是动力工程的核心支撑之一。在我国,能源转换技术涵盖了多种形式。从传统的化石能源转换来看,例如煤炭的燃烧发电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蒸汽轮机等设备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涉及到燃烧技术、热传递技术等多个关键环节。我国在提高传统能源转换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方面,通过改进燃烧器的设计,优化煤炭的燃烧过程,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化学能向热能的转换效率。另一方面,在热传递方面,采用新型的换热材料和优化的换热结构,减少了热能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除了传统化石能源转换,可再生能源的转换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我国的光伏产业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从硅片的生产到光伏组件的制造,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技术发展的关键。而在风力发电方面,风力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2.动力工程现状与需求
2.1动力工程应用领域
动力工程在我国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行都依赖于动力工程。汽车发动机作为典型的动力设备,不断朝着高效、低排放方向发展。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对汽车动力的需求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持续创新,从传统的内燃机到混合动力,再到纯电动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生产方面,动力工程为各种生产设备提供动力。例如在钢铁生产中,大型的轧钢机需要强大的动力来驱动,动力工程确保了这些设备的稳定运行,从而保障钢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化工生产中,各种泵、压缩机等设备也离不开动力工程的支持。电力行业更是与动力工程紧密相连。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都属于动力工程的范畴。我国的电力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动力工程在保障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建筑领域,集中供热、空调系统等也需要动力工程来实现热量和冷量的输送与调节。
2.2动力工程现存问题
尽管我国动力工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在一些传统工业企业中,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原因,能源在转换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小型的燃煤锅炉热效率较低,造成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污染物排放。在环境污染方面,动力工程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传统的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冬季供暖期间,大量的小型燃煤锅炉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2.3动力工程对能源转换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动力工程对能源转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首先,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方面,需要不断研发新的能源转换技术。例如,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需要提高燃烧效率和蒸汽循环效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在能源转换的清洁化方面,动力工程迫切需要实现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换。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就要求动力工程在能源转换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的凸显,需要能源转换技术能够实现灵活的调节。例如,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创新实践策略与方向
3.1创新技术研发思路
在动力工程领域,创新技术研发思路至关重要。从能源转换的源头来看,研发高效的燃烧技术是一个方向。例如,对于煤炭燃烧,可以探索富氧燃烧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提高燃烧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使煤炭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开发新型的热交换技术是关键。可以研究基于微通道的热交换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微小的通道结构,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对于可再生能源转换,如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发,应聚焦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可以探索新型的光伏材料,如钙钛矿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潜力。
3.2跨学科融合创新途径
跨学科融合是动力工程创新实践的重要途径。在材料科学与动力工程的融合方面,新材料的研发可以为动力工程带来新的突破。例如,高温合金材料的发展为航空发动机的高温部件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保障,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在化学工程与动力工程的融合中,新型的燃料和储能技术可以得到发展。例如,研究新型的锂电池电解液,提高电池的性能,从而推动动力工程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生物学与动力工程的融合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例如,仿生学的原理可以应用于风力机叶片的设计。借鉴鸟类翅膀和昆虫翅膀的结构和飞行原理,设计出更加高效的风力机叶片,提高风能的捕获效率。
3.3创新实践面临挑战与对策
在动力工程的创新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研发成本高昂是一个重要挑战。例如,新型能源转换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实验室研究到工程应用的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测试和设备制造,这对于企业和研究机构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人才短缺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跨学科的创新实践需要既懂动力工程又懂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相关人才的供应不足。此外,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创新实践带来了挑战。例如,新能源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企业对创新技术的投资决策,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会影响创新成果的推广。针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在降低技术研发成本方面,可以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科研补贴等,减轻企业的研发负担。
结束语:能源转换技术于动力工程的创新实践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能源转换技术基础、动力工程现状及创新策略的研究,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创新实践,能有效提升动力工程能源利用水平,促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家伟,谭涛,谢君,等.生物质高值能源转换技术[J/OL].化工进展,1-6[2025-03-08].https://doi.org/10.16085/j.issn.1000-6613.2024-1879.
[2]董永军,尹冬梅,郭景富.新工科与“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转换技术的科教融汇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24,(15):59-62.DOI:10.16871/j.cnki.kjwh.2024.15.014.
[3]王恒,史丽蓉,翟相如,等.高效率能源转换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家电维修,2024,(0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