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
余昔群
湖南省宁乡市第十三中学
引言:
高中政治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传统“一课一练”的碎片化教学模式,难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学科核心概念,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大单元教学强调围绕某一核心主题,将知识、能力、价值观培养融为一体,对于突破知识割裂、能力缺失的困境,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大有裨益。本文拟聚焦高中政治教学单元设计环节,探讨基于大单元理念的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一、基于课程标准,合理划分教学单元
大单元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归,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情实际,科学划分教学单元。教师要研读课标,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等要求,在此基础上梳理教材,提炼关键知识点和能力目标,进而围绕某个核心主题划分单元,单元划分要强调内容的关联性和逻辑性,体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考虑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安排单元序列,避免单元划分过大或过细导致教学碎片化。还要预设单元教学时空,既要考虑单元目标实现的课时需求,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预留时空。基于课标合理划分教学单元,是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在全面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学科特点和学情实际,科学设计教学单元。
例如,在划分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模块单元时,笔者基于课标提出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解决经济生活问题的能力等课程目标。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核心主题,设计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三个教学单元,单元内容由基本经济制度到经济体制再到运行机制,逻辑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单元难度逐渐加深,涉及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等抽象概念,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考虑到经济生活鲜活性和学生求知欲,每个单元都预留 1-2 课时供学生讨论交流、探究感悟,在探究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基于课标、聚焦主题、把握学情划分单元,能使教学目标分层达成,知识内容相互支撑,学生能力循序渐进发展。
二、围绕单元主题,设计递进式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要聚焦单元主题,进行整体设计,教师要基于单元划分,明确教学重难点,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具有内在关联、前后递进的教学目标序列。既要覆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又要体现从理解认识到分析综合再到评价创新的能力层次,引导学生在探究单元主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迁移内化。要注重目标的可检验性,用行为动词描述目标,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标设置还应兼顾必要性和可达性,既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力求目标“跳一跳,够得着”。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要站在全局高度,既兼顾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科主线,引领学生在解决单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能力迁移和思维升华[1]。
例如,在设计人教版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元目标时,笔者基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课程目标。围绕“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一主题,设计了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三级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运用供求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分析企业如何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经济效益,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升级等宏观视角,探讨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出,单元目标由所有制这一“本”出发,逐步过渡到微观企业行为、宏观经济政策,逻辑脉络清晰。认知要求由了解理解到分析应用再到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目标的设计,为学生整体把握经济发展脉络、提升经济生活认知视野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目标引领、问题驱动”中思考我国经济建设的前途命运,必将在知识、能力、价值观多维度获得全面发展[2]。
结语
大单元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由“一课一练”向“单元整体”的范式转换,对于推动学科教学变革、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意义重大。广大一线教师应立足育人导向,深入研读课标,整体把握教材,科学开展教学设计。要树立“大单元”理念,加强校本研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单元主题的过程中深度理解政治学科核心概念,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的重任下,广大政治教师应不断增强教学设计能力,以“大单元”的全新视角优化教学,用“设计促进革新、以革新求发展”,走出一条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之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晨.大单元教学在思政课中的价值意蕴、问题靶向及路径探赜[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5,28(01):37-42.
[2]刘玉萍,杨米雪.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策略[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5,40(01):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