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临床科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
梁仕珍 莫海珊 高婵 邱小波
阳春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东 529600
摘要 目的:为了规范阳春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科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室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从而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从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的基数配备、存放、标识等实行统一的管理,使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管理科学规范,提高医院急救药品管理水平,也为其他医院同行的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管理提供一些依据。方法:不断细化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制度,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建立质控标准,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比较实施管理前后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管理情况。结果:药学部建立临床科室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质控体系,实施效果明显。结论:在等级医院评审安全用药理念指导下应用 PDCA循环法,规范管理科室急救备用药品,保障急救备用药品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推荐。
关键词 急救备用药品;药品管理;PDCA
急救等备用药品是指按照各临床科室的实际需要储存于科室供临床急救和周转的必备药品[1],备用药品分为抢救车药品和科室周转的必备药品。在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中,医院药品管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药品的管理涉及医院多个部门,而临床科室药品安全是很重要的环节[1]。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医院药物的管理也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安全。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实施细则中[2],明确要求药学部必须每月对各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督查,对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整改措施。据相关资料显示,大部分医院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的管理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药品存放不合理、药品标识不规范、有效期管理不规范、特殊药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3-4]。我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给临床用药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相关药品管理的标准,按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以下就我院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的管理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1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若药品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将出现临床科室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混乱问题,给患者用药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加强临床科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使药品管理各环节更加规范化,我院修订完善了各病区、诊疗科室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制度。
1.1备用药品配备及领用
1.1.1备用药品应结合本科室用药特点,以满足抢救和一般应急治疗为目的制定的药品目录及数量。
1.1.2科室备用药品基数表由科室填写《急救等备用药品基数审批表》,科室护长和主任签字,再经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审批后方可配置。并按核定基数申领备用,基数审批表一式三份,备用科室、住院药房、药学部各备一份存档,如需调整基数则重新填写。
1.1.3备用药品品种及数量审批后,原则上不再变动。因临床需要,确需变更品种、数量的,须填写《变更备用药品审批表》,说明理由,列出变动药品明细,由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审批后,方可变动。
1.1.4护士领取备用药品时,需仔细核对,对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剂量等不清晰、标签不明或过期、变质的药品,护士拒领取。
1.1.5药品使用后,各病区、科室按照使用的数量,凭医生开具的已记账处方、医嘱到药房领取同等规格、数量的已消耗药品,使药品保持基数。
1.2备用药品摆放和储存
1.2.1根据药品种类、性质分别放置,标签清晰。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品名、规格不一致的,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摆放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并按照近期先出、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
1.2.2各病区急救车药品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1.2.3需冷藏的药品必须冷藏,须避光、密闭保存的药品,应按要求保存。
1.2.4除急救车外,高警示药品应专区存放,有醒目的标识,不得与其它药物混合存放。
1.2.5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药品的存放要有警示标识。
1.3备用药品管理
1.3.1各病区急救备用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各使用部门负责,护长为所在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护士专人管理。
1.3.2急救车备用药品使用后须及时补充,如因药房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清点表上注明,并报告护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
1.3.3除急救药品外,对于连续3个月或以上没有使用过的科室周转的备用药品,科室需退回药房,进行基数变更审批。
1.3.4备用药品应做到“近期先用,先进先出”。距失效期小于六个月要做好登记并向药房提出更换,特殊情况与药房协商处理,每次更换都需做好记录。
1.3.5过期药品及其他需要销毁的药品,由护长、护理部主任审批后,报药学部门,由药品会计按程序报损销账。药学部门统一销毁,各病区不得自行销毁。住院药房、门诊药房分别负责对病区及门诊科室过期药品的回收。
2 PDCA管理方法
2.1计划(plan,P)
分析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院药学部对2024年7月全院49个科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为急救等备用基数种类和数量、贮存、标识、使用和记录等内容,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医技科室无专人管理科室急救等备用药品。②各科室备用药品种类多、数量大,全院备有急救等备用药品品种数均值为52种,备得最多的科室品种数高达74种。③备用药品贮存不规范,如科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未专柜防盗贮存,高警示药品未专柜或专区存放,易混淆的药品未分开贮存,需要进行冷藏和避光保存的药品未按要求冷藏和避光贮存,④备用药品标识不规范。全院药品的标签不统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高警示药品标识不统一,部分科室高警示药品、易混淆药品缺少醒目标识。⑤基数账物不相符。⑥科室备用药品检查、使用、领取等登记记录不规范(见表1)。
2.2 实施(do,D)
针对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
2.2.1成立了药品管理质控小组,负责全院各科室急救等备用药品的质量管理。
2.2.2修订备用药品管理制度,为确保制度落实于日常工作中,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全院各临床科室在药品贮存、使用环节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2.3 检查(check,C)
2.3.1各科室建立备用药品管理台账并专盒存放,对药品基数(急救车)进行日清点并记录(贴封条的急救车则在封条效期内检查封条的完好性)。每月对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药品数量、包装、外观、效期、储存、保管等。每月对备用药品进行盘点,盘点后要对药品账物相符情况、药品使用情况及效期药品的处理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2.3.2药学部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对全院急备用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4 处理(action,A)
2.4.1对检查结果分析、评价和反馈。药学部将督查中的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要求落实整改,被检查科室对需整改事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药学部将督查中的问题在医院月通报会上进行通报,共性需要整改的问题,提出新一轮的改进计划和措施,为进入下一个循环做准备。如:药学部在督导检查中发现部分科室急救车内共性药品的存放位置不同,全院医护人员到其他科室参加抢救,会因急救车内药品存放位置不同,不能熟练使用急救药品,不利于为患者实施抢救[5],药学部及时组织护理部、医务部讨论,明确全院急救车内共性药品必须统一存放位置,并列为下一个 PDCA 督导的重点内容。
3 结果
药品质量监控小组通过3个周期的PDCA循环(第1周期为7-8月,第2周期为9~10月,第3周期为11~12月,)对我院49个科室备用药品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全院备用药品种类的均值由52种减少至37种,下降了28.85 %,品种数量显著下降。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科室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制度》、《麻精药品管理规定》等制度从科室备用药品管理制度、基数目录清单、专人管理、分区定位贮存、药品标签、急救车药品管理、麻醉药品管理、精神药品管理、高警示药品管理、易混淆药品管理、冷藏药品管理、避光药品管理及备用药品检查和记录等质量控制点对科室备用药品进行质量管理。经过 PDCA 循环的管理,药品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持续改进[6],第3周期PDCA检查中以达到“备用药品管理质量合格率100%”的管理为目标,在2024年11月等级医院评审现场辅导中专家无指出我院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对比2024年6月等级医院评审现场辅导中专家指出我院的急救备用药品管理共存在9个共性问题,管理效果明显。
9 结论
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医院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急救等备用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应用 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的长效管理机制,不仅是等级医院评审的质量管理工具,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石二霞,周忠艳等.运用PDCA循环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效果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3,17(6):450—453.
[2]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实施细则[S].[2011]33号.2011-12-26
[3]朱祝华,曹茂堂.临床抢救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69.
[4]吴亚玲.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1,(25):105.
[5]兰鸿,陈鸿梅.基于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规范管理科室备用药品的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6):160—163.
[5]王燕,贺冰,范晓阳,等,门诊诊室及医技科室的抢救车9T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干预J1.北方药学,2014.11(8):105-106..
[6]刘娜,刘桂芹.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临床科室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9):143—146.
作者简介:姓名:梁仕珍,出生年月日:1982.12.05,性别:女,籍贯:广东,工作单位:阳春市人民医院,科室:药学部,职称:副主任药师,学历:本科,工作研究方向: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