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

作者

周维平 敖丽红 周月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中学 辽宁阜新 123000

引言

在初中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知识内化的关键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课堂提问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 满堂灌” 式教学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与思考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对优化课堂教学质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新颖、有趣的课堂提问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生物课讲解“ 遗传与变异” 内容时,教师以“ 为什么孩子长得既像父母又不完全相同?” 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遗传规律,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讲解几何证明题时,教师通过逐步提问“ 已知条件能得出哪些结论?” “ 要证明这个结论,还缺少什么条件?” “ 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添加辅助线?” ,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评价,教师可提问 “ 你是否认同文中主人公的行为选择?为什么?”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敢于质疑和挑战常规观点。

(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提问为师生之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打破了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沉闷局面,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学生则通过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双方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在英语课堂的对话练习环节,教师随机提问学生,让他们根据给定情境进行口语表达,并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偏差和学习困难,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例如,在物理课堂讲解“ 浮力” 知识后,教师提问“ 为什么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如果大部分学生回答错误或不完整,说明学生对浮力原理的理解存在问题,教师可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强化训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的实施策略

(一)分层提问,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初中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将问题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的问题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旨在巩固基础知识,如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问“ 这首诗中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是什么?” ;提高层次的问题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侧重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拓展层次的问题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如“ 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分析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分层提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增强学习自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初中生对直观、生动的情境较为敏感,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增强问题的吸引力和实用性。在化学课堂上,讲解“ 燃烧与灭火” 知识时,教师可以模拟火灾现场的情境,提问“ 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灭火?” 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英语课上,可通过创设情景,提出 “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如何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这样的问题,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结合生活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如在生物课堂上,以“ 新冠疫情下,如何通过个人防护措施预防病毒传播?” 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三)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问题链是由一系列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组成,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问题,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讲解“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 不同地形区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 为什么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存在差异?” “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体现?” 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观察到原理分析,再到实际应用,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鼓励多样化回答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避免因急于得到答案而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样化的回答,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提问 “ 这幅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学生的回答可能因人而异,有的从色彩角度分析,有的从构图角度阐述,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注重提问的时机和频率

提问的时机和频率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在教学的关键环节,如新课导入、知识重难点讲解、课堂总结等阶段进行提问。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讲解知识重难点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突破学习难点;在课堂总结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所学内容。此外,提问频率要适中,避免过于频繁或过少。提问过于频繁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难以深入思考;提问过少则无法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课堂提问技巧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通过采用分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初中教学水平。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课堂提问技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育价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宝.提问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4,(5).

[2]王一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困境与出路[J].汉字文化.2024,(15):142-144.

[3]邱莉.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11).26-27.

[4]马云皓.关于初中化学课堂中提问技巧的思考[J].初中生世界.2019(0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