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学习任务群导向下的小学古诗词大单元教学实践

作者

吴桐

合肥市东风小学

引言: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任务群作为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结构化路径,强调以任务群学习形式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和锻炼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小学古诗词教学需以大单元整合为依托,立足诗词的文体特征与文化内涵设计递进式任务,通过情境创设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真,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深入分析课标要求,提炼单元主题

在小学古诗词大单元教学中,提炼核心主题要深入分析新课标对“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的要求[1],突破单篇诗词教学的局限性,充分挖掘单元内多首诗词在情感或题材等方面的内在关联,如可以将“山水田园”风格或表达“思乡情怀”的诗词整合在一起提炼更具有启发性的大单元教学主题,为后续大单元任务群的设计提供方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保证主题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包含《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山行》描写秋日山行所见绚烂秋色;《赠刘景文》通过荷尽菊残和橙黄橘绿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夜书所见》借儿童捉蟋蟀的场景抒发了客居的孤寂乡愁。对应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和“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的要求,可以提炼“秋日里的诗情画意”作为大单元的核心主题,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2]围绕提炼的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群:任务一:研读三首古诗并将诗中描绘秋天的意象全部找出来。任务二:以小组形式自主选择一首古诗并将其改编成小短剧。任务三:利用图书馆或网络等资源收集除教材外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二、合理规划学习路径,分解核心任务

于小学生而言核心任务通常较为宏观抽象,直接面对复杂的任务容易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分解核心任务可以将一个大任务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3]例如小学古诗词学习的核心任务可能是理解诗词含义、体会诗人情感以及赏析诗词表现手法等,然后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将核心任务拆解为多个子任务。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核心主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教师可根据此人文主题设计总的学习任务群。大任务情境设计:古诗中的爱国心。任务一:读古诗·找爱国情。任务二:知诗人·悟爱国心。任务三:见行动·传爱国情。

任务一“读古诗·找爱国情”部分设计以下两个子任务活动:圈出诗中表达爱国情感的字词或语句并简要说明理由;选择一首诗并根据其情感基调选择合适背景音乐进行小组朗诵。这两个子任务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分析出作者表达爱国情感的手法。

任务二“知诗人·悟爱国心”部分设计以下两个子任务:学生分组选择三首诗中的其中一位诗人并收集他的生平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背景等资料,制作简单的诗人经历时间轴;对比分析三位诗人爱国情感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该子任务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深入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经历,感悟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怀。

任务三“见行动·传爱国情”部分子任务设计: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现代爱国行为的典型案例,并在班级讨论其与古代爱国情的联系与传承;以“我学会的爱国道理”为题写一篇短文。通过这两个子任务将“古代的爱国情”延展到“当下的爱国情”,让学生从爱国体悟延伸到爱国行动上并自觉继承和弘扬爱国情怀。

以上通过围绕 “古诗中的爱国心”大任务情境设计读诗找情-知人悟情-行动传情三个具有逻辑性的任务群展开,通过设计合理且具有一定梯度的子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大单元中“家国情怀”的大主题并延伸到现代生活与实际行动中,充分实现该大单元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三、立足诗词文体特征,设计教学方法

大单元教学强调"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在分解核心任务的基础上要结合诗词文本特征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展开古诗词大单元学习。仍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为例,在任务一:读古诗·找爱国情部分可以创设“南宋末年战场”的情境,或者构建林则徐被贬途中面对亲友担忧仍坚定前行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其心境。通过创设贴合诗词创作时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捕捉诗中的爱国情感,有效增强学生对诗词的感知力。在任务二:知诗人·悟爱国心部分探究诗人背景时可以让学生采用诗人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古今对话,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所处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深刻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情境化的古诗词大单元教学方法设计可以让学生从文本解读升级到精神对话,既可以深刻的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核心主题和精神内核,又可以自然而然的产生对优秀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4]在情境化设计时教师要避免形式化的表演,要始终围绕古诗词的文本特征和新课标的要求展开。

四、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促进思维碰撞

在古诗词大单元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是深化学习成果的有力手段,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观点,能够有效拓宽学生思维视野。不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角度及知识储备存在差异,合作学习可以促使他们在互动中深化对诗词内涵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理解。例如在探讨诗词意象时有的学生从文学典故角度解读有的从生活经验出发,多种观点融合能让学生更全面认识意象的意义。在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目标为小组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来深化学习成果。[5]

以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为例,《村居》和《咏柳》这两首词的大单元教学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古诗词知识问答挑战赛”活动,制作一套关于这两首诗字词理解、诗词含义和诗人信息以及古诗意境等方面的知识问答卡片,例如《咏柳》的作者生活在哪个朝代。小组间采用 pk 赛的形式抢答,通过这种游戏化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化,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古诗词知识内容,为后续的古诗词大单元学习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标指引下教师要深度分析教材特点和文本特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开展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发展核心素养。在大单元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深化学习成果,将古诗词学习沉淀为自己的内在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晨卉.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古诗词大单元教学实践[J].语文世界,2025,(06):22-23.

[2]王思昊.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新智慧,2024,(25):89-91.

[3]彭慧琴.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究[J].名师在线,2024,(17):56-58.

[4]郑新驰.大单元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4,(15):33-35.

[5] 张传琦.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大理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