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化枯燥为共情:“家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方法研究

作者

梅亚南

阿克苏市依干其镇中心幼儿园 843000

一、“家庭场景绘本”共读:让故事里有幼儿熟悉的日常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关注和共鸣。家庭场景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环境,包含了厨房、客厅、卧室等多个空间,以及在这些空间里发生的吃饭、玩耍、睡觉等日常活动。当绘本中的场景与幼儿的家庭场景相契合时,幼儿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经验代入故事,从而拉近与阅读内容的距离,减少对阅读的陌生感和抵触感。在共读“家庭场景绘本”时,教师并非简单地带领幼儿读文字、看图画,而是要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寻找熟悉的痕迹,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家庭生活经验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共读过程成为幼儿对自身生活的回顾与分享,进而激发其阅读的主动性。

在中班的阅读活动中,我选择了绘本《小熊的早餐》。这本绘本以小熊家的厨房为主要场景,讲述了小熊和妈妈一起做早餐的故事。共读开始前,我先问孩子们:“你们早上和爸爸妈妈在厨房会做什么呀?”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会帮妈妈拿鸡蛋”,有的说“爸爸会给我煎火腿”。接着我翻开绘本,指着画面里小熊家的厨房说:“大家看小熊家的厨房,是不是和我们自己家的厨房有点像呀?有放盘子的架子,还有烧水壶呢。”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小宇指着画面喊道:“老师,小熊家的桌子和我家的一样,是圆圆的!”在讲述小熊和妈妈打鸡蛋的情节时,我停下来说:“小熊打鸡蛋的时候,蛋壳差点掉碗里,你们帮妈妈打鸡蛋时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事呀?”朵朵笑着说:“我上次打鸡蛋,把蛋液弄到脸上了,妈妈还笑我呢。”就这样,在共读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在绘本里找到熟悉的家庭场景细节,还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原本需要我逐页引导的阅读,变成了孩子们主动提问、积极分享的过程,他们会追着问“小熊接下来要煮牛奶了吗,我家早上也喝牛奶”,阅读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二、“家庭角色代入”演绎:让幼儿成为故事里的“自家人”

角色代入是帮助幼儿与故事产生深度情感联结的有效方式。幼儿在家庭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如孩子、哥哥、姐姐等,也对父母、祖父母等家庭角色有着深刻的认知和情感依附。“家庭角色代入”演绎,就是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将故事中的角色替换成自己或家人,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情感,走进故事情境。这种方式能让幼儿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让故事不再是别人的经历,而是“自己家”的事,从而增强幼儿对故事的投入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家庭角色的理解进行演绎,不局限于绘本的固定情节,给幼儿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在演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角色扮演能力,在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我设计了“家庭角色代入”演绎活动。这本绘本讲述了爷爷用智慧把旧毯子不断改造成新物品的故事。在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后,我问:“如果故事里的爷爷是你们自己的爷爷,你们是那个小孙子,会发生什么呢?”我请孩子们自愿分组,一组扮演“爷爷”,一组扮演“小孙子”,还有的扮演“妈妈”。小浩扮演“小孙子”时,拿着我准备的“旧围巾”(用彩色布代替)走到“爷爷”(由乐乐扮演)面前,不像绘本里那样直接说“爷爷,我的围巾旧了”,而是带着撒娇的语气说:“爷爷,你看我的围巾破了个小洞洞,你能像以前给我修小火车一样,把它修好看吗?”乐乐扮演的“爷爷”笑着拍了拍他的头说:“没问题,我的乖孙,爷爷给你改成个小口袋,装你的玻璃球。”这完全跳出了绘本的台词,是孩子们基于自己和爷爷相处的经验进行的表达。在演绎“爷爷改口袋”的情节时,“小孙子”们还会围着“爷爷”叽叽喳喳地提建议,有的说“爷爷,给口袋缝个小花吧”,有的说“要留个绳子能系在腰上”。整个演绎过程中,孩子们都全身心投入,仿佛自己真的在和家人一起解决问题,对绘本的兴趣也从单纯的“听”变成了“演”和“创”,之后还主动要求再读这本绘本,想再换个角色演绎。

三、“家庭记忆拼贴”续编:用真实经历延伸故事尾巴

续编故事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但如果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续编往往会变成无目的的空想,难以让幼儿保持持续的兴趣。“家庭记忆拼贴”续编则是将幼儿的真实家庭记忆作为续编的素材,让幼儿结合自己与家人经历过的真实事情,为故事续写结尾。家庭记忆是幼儿内心深处最温暖、最具体的情感寄托,用这些记忆来续编故事,能让幼儿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续编过程成为对家庭美好时光的回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幼儿回忆家庭中的具体事件,比如和家人一起去公园、过生日、走亲戚等,帮助他们将这些记忆转化为故事续编的内容,让故事的“尾巴”充满生活的温度。

在小班开展《小刺猬的周末》绘本阅读后,我尝试了“家庭记忆拼贴”续编活动。这本绘本讲了小刺猬周末和妈妈去森林采果子的事,结尾停留在“小刺猬和妈妈提着果子回家,接下来会做什么呢”。考虑到小班幼儿表达能力有限,我准备了一些家庭生活场景的图片,如吃蛋糕、看动画片、和爸爸玩球等,先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末和爸爸妈妈回家后会做什么”。我先请明明说,明明拿着“吃蛋糕”的图片说:“我上周和妈妈买完菜回家,妈妈给我做了草莓蛋糕。”我接着说:“那小刺猬和妈妈提着果子回家,会不会也像明明家一样,做好吃的呢?”孩子们一下子有了思路。我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绘本结尾的图片,让他们把自己想到的家庭记忆画下来贴在旁边,作为故事的续编。妞妞画了两个小人(小刺猬和妈妈)围着一个锅,旁边贴了一张她自己和妈妈在厨房的照片贴纸,她说:“小刺猬妈妈会用果子煮甜甜的粥,就像我妈妈用南瓜煮粥一样,煮好后还会给小刺猬吹一吹,怕烫到。”豆豆则贴了一张“荡秋千”的图片,他说:“小刺猬家旁边有秋千,就像我家小区的秋千,它们吃完果子,爸爸会来推它们荡秋千,我爸爸也总推我。”还有的孩子结合自己过生日的记忆,续编小刺猬和妈妈用果子做了生日蛋糕,因为“上周我过生日,妈妈就用水果做了蛋糕”。孩子们续编的内容都带着浓浓的家庭气息,没有华丽的想象,却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在分享自己的续编作品时,每个孩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因为他们说的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事。这种续编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了更深的参与感,还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家庭记忆的美好,之后孩子们还常常拿着自己的续编作品,拉着我讲“小刺猬后来又发生的事”。

结语

家庭是幼儿情感的港湾,将家庭元素融入幼儿阅读引导中,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有效路径。“家庭场景绘本”共读让幼儿在故事中找到熟悉的日常,“家庭角色代入”演绎让幼儿成为故事里的“自家人”,“家庭记忆拼贴”续编用真实经历延伸故事尾巴,这些方法都以“共情”为核心,让幼儿与阅读内容建立起情感联结,从而将枯燥的阅读转化为充满乐趣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苏洪立.浅谈如何通过绘本故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J].新班主任,2024,(11):26-27.

[2]薛霞.以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策略[J].新班主任,2024,(0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