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活动的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简月华
南靖县山城中心幼儿园 363600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习与幼儿园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节奏更快、任务更具体、要求更明确,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专注坚持、自主规划等学习品质。幼儿若能在大班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进入小学后便能更快适应课堂教学模式,跟随教师的思路完成学习任务,减少因不适应而产生的抵触情绪。良好的学习品质能让幼儿在面对新知识、新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反之,若缺乏必要的学习品质,幼儿可能在小学初期出现注意力分散、畏难退缩等情况,影响学习效果和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大班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帮助他们平稳过渡到小学学习生活的重要基础。
(二)弥补幼小教育衔接的断层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更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索和个性发展,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而小学教育则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学节奏相对固定。这种教育模式的差异容易导致幼小教育衔接出现断层,使幼儿在过渡过程中感到不适应。学习品质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这一断层,因为它关注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特质,这些特质无论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还是在小学的课堂学习中都同样重要。通过在大班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能让他们带着这些通用的素养进入小学,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教育模式。同时,学习品质的培养也能促进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理念上的衔接,使两者都更加关注幼儿的长远发展,而非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或游戏的体验。
二、基于游戏活动的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策略
(一)创设阶梯式任务关卡,提升专注坚持度
阶梯式任务关卡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它将复杂的游戏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难度递增的小任务,每个小任务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幼儿在完成一个小任务后,能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他们继续投入到下一个任务中,在不断挑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专注度和坚持性。当幼儿面对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时,他们会集中注意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遇到困难时也更愿意坚持尝试,而不是轻易放弃。这种持续的专注和坚持行为不断强化,会内化为幼儿的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应对更复杂的任务。例如,我们可以设计“探秘数学城堡”的游戏活动。第一个关卡是“数字寻宝”,在活动区藏好标有 1-10 数字的卡片,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并按顺序排列,这个任务难度较低,主要帮助幼儿熟悉游戏规则,集中注意力。第二个关卡是“图形拼搭”,提供不同形状的积木,要求幼儿根据图纸拼出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等,该任务需要幼儿更专注地观察图纸和操作积木。第三个关卡是“计算小能手”,给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式卡片,让幼儿通过摆弄数字卡片得出答案,这个任务对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坚持性有更高要求。在每个关卡完成后,给予幼儿小贴纸作为奖励,当幼儿顺利通过所有关卡时,授予他们“数学小勇士”的称号。通过这样的阶梯式任务关卡,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我,逐步提升专注坚持度。
(二)引入开放式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思维力
开放式问题情境没有固定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能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探索和尝试。在游戏中引入开放式问题,幼儿不会受到单一思维模式的限制,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进行创新实践。这种自由探索的过程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寻找多种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同时,幼儿在与同伴交流不同想法时,还能相互启发,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激发创新思维力。例如,我们可以开展“创意建构乐园”游戏活动。准备各种废旧材料,如纸箱、瓶盖、吸管等,提出开放式问题:“我们能用这些材料搭建出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不给予任何具体的搭建提示,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有的幼儿可能会用纸箱做车身,用瓶盖做车轮,搭建出一辆汽车;有的幼儿可能会用吸管连接纸箱,做出一架飞机;还有的幼儿可能会将多个材料组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不存在的交通工具。在幼儿搭建过程中,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思路,对于独特的创意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情境,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和锻炼。
(三)建立自主式规则制定,培养责任担当感
自主式规则制定让幼儿成为游戏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而非被动的遵守者。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充分考虑游戏的公平性、安全性和趣味性,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同协商达成一致。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规则的认同感和遵守的自觉性,还能让他们在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集体的影响,从而培养责任担当感。当游戏中出现问题或纠纷时,幼儿会主动运用共同制定的规则去解决,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集体的秩序负责。例如,我们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小超市”的游戏活动。在游戏开始前,引导幼儿讨论超市游戏需要遵守哪些规则。有的幼儿可能会说“不能随便抢东西”,有的幼儿可能会提出“买东西要排队付钱”,还有的幼儿可能会想到“要爱护超市里的商品”。将幼儿提出的规则一一记录下来,然后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和完善,比如明确“排队时不能插队”、“损坏商品要赔偿”等具体内容。最终形成的规则由幼儿共同签字确认,并张贴在游戏区。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轮流担任“超市管理员”,负责监督规则的执行。当出现有人不遵守规则的情况时,“管理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其他幼儿也可以参与监督。通过这样的自主式规则制定,幼儿会更加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责任,逐步培养起责任担当感。
结语
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游戏活动为这一培养过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创设阶梯式任务关卡,能够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挑战中提升专注坚持度;引入开放式问题情境,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敢于探索未知;建立自主式规则制定,可使幼儿在参与和遵守规则中培养责任担当感。这些基于游戏活动的策略,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相信通过这些方式,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为未来的全面发展积攒宝贵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谭欣.培养学习品质,做好幼小衔接[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4,(06):64-66.
[2]黄秋华.聚焦学习品质,实现幼小衔接科学化发展[J].家长,2024,(10):95-97.
[3]陈怡妹.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4,(03):14-16.
本论文系 2025 年度漳州市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第二期课题“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课题编号:ZJKTYXXJ202502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