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研究
周晓晓 张振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319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这也对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校还面临着来自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师生对财务透明度和信息公开的强烈诉求。基于这种情况下,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成为必然趋势。通过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可以显著优化高校财务工作流程,降低成本。而且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与高校其他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打破了信息孤岛,促进了高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1 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的意义
财务全流程无纸化是在收集、整合、处理、存储、输出会计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在存储介质上、网络上存取。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是财务数智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符合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纸质消耗。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科研人员报销的获得感,对财务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意义。而且通过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电子发票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构建完善的财务数据标准体系,通过将发票中结构化的会计数据要素进行提取、存储、调用,推动会计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提高高校的数据治理和财务监管能力。财务无纸化也促进了会计档案无纸化的实现,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另外,财务的无纸化也促进了业财融合,解决了跨部门系统间数据交叉问题。
2 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财务无纸化系统对于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在普及程度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一定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高校由于具备更充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在系统建设方面往往走在前列,普及程度相对较高。而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普通高校,虽然也在积极推进财务无纸化系统建设,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建设进度相对较慢,部分高校仍处于系统建设的初期阶段,或者仅在部分财务业务中实现了无纸化,如报销环节采用了线上报销系统,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环节与财务系统的集成度还不够高,尚未实现全流程的无纸化。
从整体趋势来看,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校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预计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实现财务全流程的无纸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 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的策略
3.1 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与平台
在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中,技术架构与平台的选择至关重要,需充分契合高校的实际需求。从系统架构来看,当下流行的微服务架构具有显著优势。它将整个系统拆分为多个小型、独立的服务模块,每个模块都能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这种架构还能根据高校业务量的变化,灵活调整各个服务的资源分配,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在平台选择方面,云计算平台为高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选择时高校还需考虑平台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确保其能与高校现有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为未来系统功能的扩展和升级预留空间。
3.2 强化制度建设
高校应根据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的特点,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在审批流程方面,制定详细的电子审批规则,规定各级审批人员的审批权限、审批时间和审批方式。同时,明确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和使用规范,确保电子审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报销制度方面,结合无纸化系统的功能,简化报销单据的填写要求,明确电子发票的报销要求和验证方式。并根据市场价格和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类费用的报销上限和范围,提高报销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审计方面,应利用先进的审计软件和工具,对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审计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3.3 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为切实保障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中数据的安全,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密技术是数据安全的重要防线,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采用 SSL/TLS 加密协议,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在数据存储方面,可使用 AES 等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将敏感数据转换为密文形式存储在服务器或云端,即使数据存储介质被非法获取,攻击者也难以获取真实数据。高校应制定定期的数据备份计划,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异地的数据中心。并通过设置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和职责,分配相应的数据访问权限,实现对系统数据安全的有效防护。
3.4 建立技术更新与维护机制
为确保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的技术持续更新和稳定维护,需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详细的技术更新计划,明确系统升级和更新的时间节点、内容和目标。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引入新的技术和功能,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及时更新软件补丁,防范因系统漏洞导致的安全风险。
在维护机制方面,组建具备丰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的专业技术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技术团队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数据完整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并加强与系统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获取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共同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4 结语
高校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通过加大对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建立技术更新与维护机制,可以确保财务全流程无纸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为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俊利.高校财务无纸化报销的路径探析[J].财讯,2024(06):40-42.
[2]曲桂贤,孙宝宁,郭菲.高校纸电一体化智慧财务报销的研究与应用[J].会计之友,2025(13):64-69.
[3]李璐,孙百原.高校财务无纸化云报销平台建设研究—以 D 高校为例[J].绿色财会,2021(10):8-11,21.
作者简介:
周晓晓(1991.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及信息化管理。
张振兴(1986.03-)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本科学士,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电算化。
2025 年黑龙江省会计学会课题:《基于 AI 赋能的智能票据处理与全流程无纸化高校财务报销系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