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以人为本, 以情育人

作者

夏海莲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孔集小学 231300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也是学生的重要成长环境,一个优秀的小学班级团体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设置明确的规章制度,要实行民主管理政策,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要强调以身作则,从而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让学生也能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强调以身作则,展开德育教育引导工作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强调以身作则,要积极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除了担任某门科目的教师职责之外,更应当起到组织班级活动和进行德育教育引导的作用。在该过程中,班主任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修养会直接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优秀的班主任必须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形象,要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认同感,学生们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比如,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道德习惯,其自身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明用语,讲究举止大方。班主任想要让学生遵守班级规则,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班主任自身就必须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班主任想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班主任自身也需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总之,在落实“以人为本,以情育人”班级管理理念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积极落实德育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1]。

二、师生友好交流,落实人文关怀教育政策

交流沟通是人和人之间相处以及彼此了解的重要方式,以往很多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形象非常权威,班主任的命令学生不敢违抗。部分班主任在制定规则时也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体现出班级管理艺术,也很难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友好交流的基础之上,班主任也可以落实人文关怀教育政策,使学生们体会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在内心,学生也更愿意敞开心扉,与班主任交流内心想法,对班主任产生尊重和信赖感。比如,在班级当中有些学生过于活泼好动,喜欢惹是生非,任课教师可能屡次劝解该名学生,该名学生却依旧一意孤行,与老师对着干,最终这名学生被标榜为“刺头”。事实上,即便是喜欢惹事的学生,其内心仍旧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认可,还有很多学生会以这种方式刷存在感。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能用“优等生”、“差等生”、“刺头”等刻板化的形容词标榜学生,班主任要与这部分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和友好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班主任也可以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一起挖掘自身的长处。一旦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护和信任,其自身的顽劣行为自然而然就会逐渐收敛。班主任可以以这种方式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友好相处,有效落实人文关怀教育政策,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2]。

三、开展民主管理,激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落实“以人为本,以情育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小学生的年龄虽然低,但是他们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渴望以各种方式彰显自身的主人翁地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提倡民主管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首先在选拔班干部时,班主任就可以鼓励学生们毛遂自荐,或者推荐自己心中能够胜任某个班级职务的学生。然后在投票环节,班主任可以选择以匿名投票的方式,让学生写出推选的原因,以此构建一支更具民主性的班委队伍。在日常举办班级活动和制定班级管理规则时,可以由班干部牵头,由班级内部的学生一起商讨,继而规范班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活动的开办形式。班主任可以定期重新组织学生进行班委投票,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班级的民主管理活动中。在充分凸显民主性、自主性的班级管理环境中,学生们也能够激活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团队活动中,学生们也能够更具集体荣誉感,可以更好的展开交流和配合,从而一起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促进彼此的共同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强调以身作则,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有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落实人文关怀教育政策。班主任也可以展开民主管理,以激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静 . 以人为本 , 以情育人 -- 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究 [J]. 教育艺术 ,2022(10):51-52.

[2] 古丽娜尔 . 阿木提 . 以人为本 以情育人——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教育科学 ,2020(5):00275-00275.